[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挥发油提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5432.X | 申请日: | 201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杰;叶兆伟;刘柱明;杨海军;张耀洲;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挥发油 提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挥发油提取装置,尤其是一种对油水混合部分冷凝的挥发油提取器。
背景技术:
已公知的挥发油提取器的构造
已公知的挥发油装置提取的构造是由三部分组成:冷凝管、挥发油提取器、烧瓶,其核心装置是挥发油提取器,由蒸汽上升管、油水分离管、回流管组成。常规的挥发油提取过程中,由于冷凝下滴的油水混合物温度较高,在提取丁香或肉桂时,呈混合状态,不能彻底分离,重新回流到烧瓶中,会造成挥发油分解,同时影响挥发油收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挥发油提取器。其工作原理是:在油水分离管外增加冷凝系统,提高油水分离效果;上下冷凝系统为一体,增强密闭效果;上部采用蛇形冷凝管,提高冷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提取器由由冷凝管、蒸汽上升管、油水分离管、回流管组成。油水分离管位于冷凝系统中,冷凝系统内部上部为蛇形冷凝管,下部为油水分离管;蒸汽上升管与油水分离管上部相连,油水分离管下部通过回流管连接于蒸汽上升管拐角下部;油水分离管上刻有刻度,可以读出挥发油的体积,下部安装有玻璃旋塞,便于挥发油排出;蒸汽上升管下接口为24cm标准磨口,可以与各类标准口烧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要用于实验用挥发油提取,油水分离完全,密闭效果好,冷凝效果好,可有效避免挥发油重新进入烧瓶加热而造成挥发油分解,有效避免挥发油逸散,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挥发油收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玻璃旋塞解剖图
1-下接口;2-回流管;3-蒸汽上升管;4-油水分离管;5-蛇形冷凝管;6-排气口;7-冷凝水出口;8-刻度;9-冷凝水进口;10-旋塞;11-冷凝系统;12-玻璃旋塞杆;13-玻璃旋塞孔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冷凝系统外径为30mm,高为350mm,有冷凝水进口(9)和冷凝水出口(8);内部上部为蛇形冷凝管(5),直径为5mm,高为150mm,上端为排气口(6),下部为油水分离管(4),直径为24mm,高为200mm;蒸汽上升管直径为10mm,距冷凝管为30mm,与油水分离管上部相连,夹角为60°,竖直部分高为220mm,油水分离管下部通过回流管连接于蒸汽上升管拐角下部;回流管直径为5mm;油水分离管上刻有刻度(8),最小刻度为0.1mL,下部安装有玻璃旋塞(10),由玻璃旋塞杆(12)和玻璃旋塞孔(13)组成;蒸汽上升管下接口(1)为24cm标准磨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未经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4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