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球球拍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72300.1 申请日: 2013-02-12
公开(公告)号: CN203139541U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苟小平;苟江乐;苟江宝 申请(专利权)人: 陇东学院;苟小平
主分类号: A63B49/00 分类号: A63B49/00;A63B51/02;A63B5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45000 甘肃省***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网球 球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领域,具体为网球球拍。

背景技术

网球(Tennis)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网球在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起源,世界第二大运动。 现代网球运动一般包括室内网球和室外网球两种形式。网球运动被称为“绅士运动”,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后来成为宫廷里的一种室内消遣娱乐活动。也有人认为,网球运动的起源应追溯到“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战争)以前在法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名叫海欧·德·巴乌麦的球类游戏。据说这种游戏是两个人进行的,每人各执一个球拍,球场的周围筑有围墙,球撞到墙上后被弹回去,而后过网。 因此,无论从使用的场地和器具上,还是从进行游戏的方法上,它与现代网球运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网球运动的原初形态。网球的直径在6.541和6.858公分之间。起初的网球,只是两个半球填充草、树叶或头发等制成的,后来随着网球的不断发展,球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

球拍,符合下列要求的球拍不允许在按照本规则进行的比赛中被使用:球拍的击球面应该是平坦的,由连接在球拍框上的拍弦组成统一规则,拍弦在交叉的地方应该是相互交织或相互结合的;拍弦所组成的试样应该大体一致,中央的密度特别不能小于其它区域的密度。球拍的设计和穿弦应使球拍正反两侧在击球时性质大体保持一致。从1997年1月1日起,在职业比赛中使用的球拍拍框的总长度(包括拍柄)不能超过27英寸(73.66厘米)。从2000年1月1日起,在非职业比赛中使用的球拍拍框的总长度(包括拍柄)不能超过27英寸(73.66厘米)。 球拍,在此之前,非职业比赛送使用的,球拍的最大长度为32英寸(81.28厘米)。拍框的总宽度不能超过12又1/2英寸(31.75厘米)。穿弦平面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5又1/2英寸(39.37厘米),总宽度不能超过11又1/2英寸(29.21厘米)。拍框、包括拍柄都不能有附属物和装置,除非该附属物仅仅并且非常明确的是用来限制和防止球拍磨损、破裂、振动或是用来调整重量分布的,而且它的尺寸以及位置也必须是合理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球球拍,球拍线7拉紧后拴绑在拉簧5的连接圆环二6上,通过对旋钮2上的旋转,使旋钮2与丝杆1发生相对的移动,改变拍面球拍线的张力,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网球球拍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网球球拍,其特征是:球拍框架8上有52条拉簧5,在丝杆1上有旋钮2,丝杆在球拍框穿线孔3的内部,丝杆1连接在拉簧5的连接圆环一4上,球拍线7拉紧后拴绑在拉簧5的连接圆环二6上,拉簧5两端都有环形钩,连接圆环一4和连接圆环二6,球拍框架8是由高碳合金钢一次成型制作而成。

所述的网球球拍,由于球拍框架8上有52条拉簧5,所以球拍的弹性大大的增强了,球拍线7 可以直接选用包胶的细钢丝作为球拍线。球拍线7 也可以选用克维拉弦,克维拉是到目前为止最耐用的球弦材料,这种被运用在球拍工艺中的材料,本身十分坚韧,对比其他任何球线来说都是最耐用的选择,聚酯弦聚酯是又一种耐用的球弦材料,它在许多尼龙细弦之外包裹上一层聚乙烯物质,使之浑然一体。

所述的网球球拍,在丝杆1上有旋钮2,丝杆在球拍框穿线孔3的内部,丝杆上有一个穿透孔,拉簧5另一端的连接圆环一4钩在丝杆1的穿透孔上,拉簧5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其钩的形式有侧钩拉簧、长钩拉簧、英式钩拉簧、德式钩拉簧、半圆钩拉簧、鸭嘴钩拉簧等等、“钩”是用来保证拉伸弹簧的拉力来源,一般用圆截面材料弹簧钢制成,在不承受负荷时,拉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没有间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弹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拉伸弹簧盘绕的紧密程度,其材料有不锈钢、琴钢、高碳钢、磷铜、油回火合金弹簧钢等,拉簧5两端都有环形钩,球拍线7拉紧后拴绑在拉簧5一端的连接圆环二6上,拉簧5另一端环形钩钩在旋钮2的丝杆1穿透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旋钮2上的旋转,使旋钮2与丝杆1发生相对的移动,改变拍面球拍线的张力,从而达到随时控制网球球拍的弹性,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体育器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苟小平,未经陇东学院;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