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133.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尚昱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昱帆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00;F02G5/0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余热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所消耗燃油中的60%以上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以汽车尾气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排放尾气的温度可达600℃以上。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可有效地回收汽车进行中的尾气热量,该技术充分利用了汽车能源,提高了热效能,也减少了油耗。温差发电器中的核心部件是温差发电片元件,分列式辐射结构和平板式结构,其中平板式结构以其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主要在汽车尾气余热利用中应用,但目前的温差发电器热转换效率较低,因排气筒为圆筒形,而设置在筒外侧的发电片为平板形,这样发电片与排气筒之间形成较大的热损失,从而影响了余热利用;还有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是将排气筒改进成八边形筒,这样热损失减少了,但要对已出厂的汽车更换排气筒会造成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不需要更换现有的汽车排气筒,热转换效率高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器和散热片,还包括连接套,该连接套其内孔为圆柱形,与汽车排气筒外圆相匹配,连接套的外部呈六边形柱体,连接套为分体式结构并由上套和下套两部分组成,上套和下套的截面相同且对称,温差发电器的发电片设置在连接套的六个外表面上,在连接套上沿径向分布设置有通孔,散热片设置在发电片外侧,散热片沿连接套的轴向分布设置并与发电片呈垂直,散热片的两端均呈倾斜状,即散热片底部长度大于顶部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温差发电器通过线路分别与蓄电池和电动涡轮增压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排气筒与温差发电器的发电片之间设置了连接套,该连接套为内部为圆柱形通孔,外部为六边形柱状结构,平板式的发电片便于安装在连接套的六个外表面上,同时又在连接套上设置了通孔,利于排气筒的热量传导给发电片,减少热损失,将连接套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方便装配,将散热片两端设置成倾斜状,可以减少阻力;本实用新型的温差发电器同时与蓄电池和电动涡轮增压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既可以实时利用温差发电器发出的电能,也可以蓄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温差发电器和散热片1,还包括连接套2,该连接套2其内孔为圆柱形,与汽车排气筒外圆相匹配,连接套2的外部呈六边形柱体,连接套2为分体式结构并由上套和下套两部分组成,上套和下套的截面相同且对称,温差发电器的发电片3设置在连接套2的六个外表面上,在连接套2上沿径向分布设置有通孔,散热片1设置在发电片3外侧,散热片1沿连接套2的轴向分布设置并与发电片3呈垂直,散热片1的两端均呈倾斜状,即散热片1底部长度大于顶部长度。连接套2的上套和下套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在连接套2外部套设置连接环进行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温差发电器还可以通过线路分别与蓄电池和电动涡轮增压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套2将温差发电器和散热片1安装在汽车的排气筒外部,并位于节气门的后侧、电动涡轮增压器的前侧,该连接套2为内部为圆柱形通孔,外部为六边形柱状结构,既方便与排气筒连接,又方便与平板式的发电片3连接,同时又在连接套2上设置了通孔,利于排气筒的热量传导给发电片3,减少热损失,热转换效率高;将连接套2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方便装配,将散热片1两端设置成倾斜状,可以减少阻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不需要更换现有的汽车排气筒,热转换效率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昱帆,未经尚昱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体谐振器自动上片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