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164.4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康伟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志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物体上起提醒作用的标示器。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日益繁忙,道路上需要运行的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公交车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交通便利,降低了出行成本,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公交车的信息都是标示在公交车前端上侧,如此设置公交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特别在高峰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公交站点的载客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进站公交的数量越多,公交站点输送乘客的强度越大,每一辆公交车在站台可停留时间也会相应缩短,也会出现几路公交车同时进站的情形。当数路公交车同时进站时,第一辆进站的公交车因为没有遮挡物,其前端的公交标号信息容易被乘客发现,但是排在后面的公交车前端的标号就会被排在前面的公交车挡住。因此,公交的信息未能迅速快捷的反映给乘客,而乘客为了寻找自己搭乘的公交车会在公交站的上客区域窜动,使得本来就拥挤的状况变得更加拥挤,降低了第一辆公交乘客上车的效率,以及公交站台整体的运行效率。而且乘客为了寻找自己搭乘的公交车,在站台前来回奔跑或走动,容易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或连接在公交车反光镜背面或者公交车侧面的标示器,当公交前端的标号信息被挡住时,标示器能起到补充作用,为乘客提供公交标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示器主要部件包括支架和显示面,支架的一端可与车辆反光镜背面或者车辆侧面相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显示面相连接。
优选的,支架呈工字型。
优选的,支架呈T字型。
优选的,支架与显示面可胶粘连接。
优选的,支架上设有与显示面连接的螺孔,支架与显示面可螺栓连接。
优选的,支架设有与车体连接的螺孔,支架与车辆可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公交车前端标识被挡住时提供补充的信息,使得乘客能够迅速定位目标公交车,提高了上车效率,增进了站台秩序,为并减少了拥挤,具有便民利民的积极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以及技术进步,具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标示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标示器示意图;
图4为图3右视图;
图5为图3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或连接在公交车反光镜背面或者公交车侧面的标示器,当公交前端的标号信息被挡住时,标示器能起到补充作用,为乘客提供公交标示信息。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标示器主要部件包括支架2和显示面1,支架2的一端可与车辆反光镜背面或者车辆侧面相连接,支架2的另一端与显示面1相连接。支架2一端固定在车体侧面或者反光镜背面,另一端连接显示面1,支架2相对于显示面1和车体或者车的反光镜而言,起中间连接的作用,支架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支架2具体的形状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如图1采用面连接支架2。显示面1上记载有车辆的信息,如第几路公交车等。因为车辆的侧部或者反光镜不容易被挡住,乘客很容易就能看见显示面1上记录的车辆信息,从而迅速定位自己要搭乘的车辆。支架2与车辆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有多重,可以螺纹连接,也可以焊接或者铆钉连接,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即可。支架2与显示面1的连接方式也有多种,如支架2与显示面1可以胶粘连接,也可以在支架2上设有与显示面1连接的螺孔,支架2与显示面1螺栓3连接。
支架2结构可以呈工字型。工字型支架2的纵杆连接在显示面1上,与显示面1可以螺钉连接,也可以胶粘,也可以铆钉连接。工字型支架2的两个横杆用于连接车体或者车的反光镜背面,横杆可以弯折,有利于紧固车体或者反光镜。
所述支架2也可以呈T字型。支架2的纵杆连接显示面1,支架2的横杆连接车体或者反光镜。
所述支架2设有与车体连接的螺孔4,支架2与车辆是通过螺栓连接,如图3-5所示。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公交车前端标识被挡住时提供补充的信息,使得乘客能够迅速定位目标公交车,提高了上车效率,增进了站台秩序,为并减少了拥挤,具有便民利民的积极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以及技术进步,具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康伟,未经周康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行驶主动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感应式汽车肘靠储物空间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