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镍镉电池镉负极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885.3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詹炳然;罗社科;詹金俊;杨为;王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云通磁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0 | 分类号: | H01M4/8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镍镉电池镉负极。该镍镉电池负极极片可用于制造各种型号的镍镉电池,特别适用于制造镍镉动力电池。
目前,现有电池工业所制造镍镉电池所用的负极极片主要由负极活性物质涂层、镀镍不锈钢网负极集流体、镍带负极极耳等三个部分构成。负极活性物质一般为氧化镉、氢氧氧化镉及镍粉及粘结剂组成。这种构造的负极极片所制造的镍镉电池存在显著的不足:1)由于使用的是普通氧化镉负极活性物质或者氧化镉及氢氧化镉混合物负极活性物质,制造的负极电极极片非常单薄,易于折断,并与相对较厚的正极极片结构不匹配,影响电池的容量、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由于短路而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2)现有技术制造的镍镉电池负极极片,比容量较大而且大大超过正极极片比容量,因此,在外形尺寸特别是厚度不匹配的情况下,负极活性物质浪费严重,无形提高了电池的制造成本,造成材料浪费;3)由于负极活性物质在充电状态转化为金属镉,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镉在充电时形成镉结晶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枝晶,容易刺穿电池隔膜,形成电池短路,从而使电池无法工作而报废,4)镉负极还有较为严重的“记忆效应”,自放电也十分严重,严重影响镍镉电池的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5)镍镉电池负极在较严重的枝晶生成的情况下,电池也可能因为内部短路而存在爆炸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镍镉电池负极极片,其结构简单,循环容量高,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长,大电流放电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可用于制造各种型号的镍镉电池,尤其适合制造各种型号的镍镉动力电池。本实用新型技术制造的一种镍镉电池负极极片所生产的镍镉电池,在各种正常使用条件下,电池不会出现断路或者短路,能正常工作,不存在明显的枝晶或者自放电现象、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长,通常不存在短路而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镍镉电池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还包括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层和与负极集流体连接的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10~50μm且其上有孔径为0.5~25μm的微孔。
如上所述的负极极耳的厚度为15~100μm,个数为1~5个。
如上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的单面或者双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生产的一种镍镉电池负极极片所制造的镍镉电池和镍镉动力电池,由于使用了多孔的不锈钢箔制成镍箔负极集流体负极,使得负极极活性物质涂层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显著增加,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附着性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减少了负极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使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效果显著提高,使得以此负极制造的电池具有较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
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生产的一种镍镉电池负极极片所制造的镍镉电池和镍镉动力电池,由于使用了多孔的不锈钢箔制成镍箔负极集流体负极,使得负极极活性物质涂层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显著增加,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的附着性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减少了负极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脱落,使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效果显著提高,使得以此负极制造的电池具有较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负极活性物质涂层为质量比为7.5:0.5:2~7.5:1:6混合的纳米氧化镉、碳纳米管、纳米石墨活性物质混合物,碳纳米管和纳米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嵌入镉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碳纳米管及纳米石墨形成良好的镉离子及氢氧根离子通道,也使得电极在充电过程中金属镉的结晶场合,在增强镉负极导电性能的同时,金属镉难以形成枝晶,使得镉负极的自放电和记忆效应现象得到显著抑制,在不影响镉负极电极的导电性能的同时,使得镉负极电极的容量、循环使用寿命和贮存寿命显著延长,在0.5C及0.5C以上倍率条件下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放电容量不小于设计容量75%的充放电循环次数)超过800次,最超过1000次(如图5~6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极耳双面涂层负极极片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极耳双面涂层负极极片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极耳单面涂层负极极片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五极耳双面涂层负极极片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放电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放电循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云通磁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云通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门式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USB接口和SIM接口的手机支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