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520.0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剑波;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是汽车闭合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闭合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外后视镜安装时会采用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来增加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点强度。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的安装结构,包括外后视镜、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前车门外蒙皮和前车门内蒙皮,所述外后视镜上镶嵌有螺栓,通过螺柱依次通过前车门外蒙皮、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及前车门内蒙皮上的过孔后,在前车门内蒙皮上打螺母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由于螺栓在安装时,使得前车门内蒙皮和前车门外蒙皮挤压位于前车门内蒙皮和前车门外蒙皮之间的玻璃滑槽,从而导致玻璃升降困难。此外,现有的外后视镜加强件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对前车门内蒙皮有加强作用,对外后视镜安装处模态无任何提升,使得外后视镜在行车速度过快时抖动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其不仅能够避免汽车外后视镜在安装时挤压玻璃滑槽,使玻璃能够顺利升降,还能提升外后视镜安装处模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上设有多个向内侧凸起的焊接凸台和多个向外侧凸起的螺母安装台;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设在前车门内蒙皮和前车门外蒙皮之间,所述多个焊接凸台与前车门内蒙皮焊接;所述多个螺母安装台与车门外蒙皮贴合;设在汽车外后视镜上的多颗螺栓依次穿过前车门外蒙皮和后视镜加强件本体上的螺母安装台与安装螺母配合连接。
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靠近前车门内蒙皮窗框的一侧设有翻边,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的下端设有延伸部,所述翻边与前车门内蒙皮窗框焊接,所述延伸部分别与前车门内蒙皮、玻璃滑槽及前车门内蒙皮加强件焊接。
所述焊接凸台为三个,分别分布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螺母安装台为三个,分别分布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的上部、中部及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由于具有上述结构,使得汽车外后视镜在安装时,前车门内蒙皮避免了在旋装螺母时对玻璃滑槽的挤压,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前车门内蒙皮和前车门外蒙皮对玻璃滑槽的挤压而导致玻璃升降困难的技术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增加有翻边和延伸部,通过翻边和延伸部与前车门个各部位焊接,提升了外后视镜安装处模态,解决了因车速过快外后视镜抖动明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的剖面图;
图4为现有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和图 3所示,该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上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焊接凸台4和向外侧凸起的螺母安装台5,所述焊接凸台4为三个,分别分布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螺母安装台5为三个,分别分布在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的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设在前车门内蒙皮6和前车门外蒙皮10之间,所述焊接凸台4与前车门内蒙皮6焊接,所述螺母安装台5与车门外蒙皮10贴合,设置在汽车外后视镜9上的螺栓11依次穿过前车门外蒙皮10和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上的螺母安装台5,与设在螺母安装台5上的安装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靠近前车门内蒙皮窗框的一侧设有翻边2,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的下端设有延伸部3,所述翻边2与前车门内蒙皮窗框焊接,所述延伸部3分别与前车门内蒙皮6、玻璃滑槽7及前车门内蒙皮加强件8焊接。
参见图4和图5所示,现有的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结构,包括外后视镜9、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前车门外蒙皮10和前车门内蒙皮6,所述外后视镜上镶嵌有螺栓11,通过螺柱依次通过前车门外蒙皮10、外后视镜加强件本体1及前车门内蒙皮11上的过孔后,在前车门内蒙皮上打螺母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由于螺栓在安装时,使得前车门内蒙皮6和前车门外蒙皮10挤压位于前车门内蒙皮6和前车门外蒙皮10之间的玻璃滑槽7,从而导致玻璃升降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