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393.4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铸;张洪君;王晓华;崔士斌;徐英莉;赵伟;马丽勤;刘奇鹿;孟强;方文;刘高华;詹丽敏;吴冠霖;赵丹;陈捷;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压力 传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传导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稠油水平井高温温度压力测试仪的具有迷宫结构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
背景技术
在稠油热采水平井随油管高温温度压力剖面测试过程中,井下最高温度达到300℃以上,由于普通压力传感器最高耐温指标只有150℃左右,为解决压力传感器耐温问题,在仪器结构设计上,将压力传感器安装测试仪的隔热腔体内,通过传导压力传导结构以及毛细管测试外界压力。在现场测试过程中,由于地层出砂,测试仪裸露的压力传导孔极易被泥土、细砂与粘稠原油混合物堵塞,轻则导致测试数据失真,不能准确录取井下压力资料,严重时毛细管被堵死,根本无法录取压力资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解决稠油热采水平井随油管温度压力剖面测试过程中压力传导孔堵塞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传导外界环境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该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包括:
防砂导压帽,其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其顶部周缘设有多个径向的顶部导压孔;
防砂芯体,为一能够与所述防砂导压帽对应配合的柱状结构,其外表面设有多个连通顶部和底部的凹槽,且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有通道,形成导压迷宫;该防砂芯体设置于所述防砂导压帽内且紧贴该防砂导压帽内侧面,所述凹槽与所述顶部导压孔连通;
压力传导管,其顶端延伸至该防砂导压帽内并与所述防砂芯体底端固定连接;该压力传导管顶部设有多个径向的底部导压孔,且该压力传导管的中心管经由所述底部导压孔而与所述防砂导压帽内部连通;
基座,固定于所述压力传导管的底端,其设有连通顶部及底部的中孔,该中孔与所述压力传导管连通;该中孔底端连接有压力传导毛细管而与压力传感器连通;
外界压力通过防砂导压帽的导压孔、防砂芯体的螺旋式迷宫凹槽及底部导压孔、压力传导管、基座以及传导毛细管,再传到压力传感器。
上述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该压力传导管于所述底部导压孔下方的外侧面设有连接部与所述防砂导压帽的内侧面密封固定连接;该连接部下方设有凸台,所述防砂导压帽底端抵顶于该凸台上。
上述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所述压力传导管的连接部为螺纹连接结构,且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凸台及防砂导压帽围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内设有密封圈。
上述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所述压力传导管上端与所述防砂芯体底面焊接固定,其下端与所述基座顶面焊接固定。
上述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所述凹槽为螺旋式凹槽。
上述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其中,所述防砂导压帽为圆筒状结构,所述防砂芯体为圆柱体结构。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在井下测试中使用效果较好,解决稠油热采水平井随油管温度压力剖面测试过程中压力传导孔堵塞的问题,拆卸清洗维护方便,既防堵塞又能快速传导外界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压力传导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防砂导压帽 2:防砂芯体 3:压力传导管
4:基座 11:顶部导压孔 21:凹槽
31:底部导压孔 32:连接部 33:凸台
34:中心管 41: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