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969.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逢德;陈健民;曹斌;周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吸附装置,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101766432B,包括硬质吸盘、抽真空机构、环形凹槽、防滑垫片、软胶圈、C形软胶圈。在硬质吸盘中有抽真空机构,该硬质吸盘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该表面凹设环形凹槽,该软胶圈装设在环形凹槽内。通过抽真空机构将硬质吸盘腔内抽真空,大气压力作用在硬质吸盘表面上,将软胶圈挤压至被吸物表面的缝隙中,填补被吸物表面的缝隙,产生周边密闭的效果,使防滑垫片和被吸附物间产生的静摩擦力将吸附装置吸附在被吸附物上。由于需设防滑垫片,因此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附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吸附装置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装置,包括一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本体部分(10),该本体部分(10)装设负压产生机构,该本体部分(10)设吸附平面(11)和吸附腔(12),该吸附腔(12)设位于吸附平面(11)的接通口(121);该吸附平面(11)凹设有环槽(13),该环槽(13)装接弹性密封圈(20),该弹性密封圈(20)具有突出吸附平面(11)的部分;通过负压产生机构和吸附腔(12)配合以在吸附腔(12)内产生负压,该负压使弹性密封圈(20)变形以密封吸附腔(12),在弹性密封圈(20)和被吸附物间产生静摩擦力,通过该静摩擦力使吸附装置吸附在被吸附物。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设有泄压通道(41)和控制座(42);该泄压通道(41)具有一接通吸附腔(12)的内端口和一能接通外界气压的外端口;该控制座(42)配合泄压通道(41)且能在泄压状态和密封状态间活动,位于泄压状态时泄压通道(41)通畅,位于密封状态时泄压通道(41)堵塞。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本体部分(10)包括底座(15)和本体(14),该底座(15)具有底盘(151)和固设在底盘(151)顶面的周壁(152),该本体(14)固接在底座(15),该底盘(151)底面为上述的吸附平面(11);
该负压产生机构包括一滑动连接在周壁(152)内的活塞(51)和一连接活塞(51)和本体部分(10)的吸附弹性体(52),该底座(15)和活塞(51)间构成上述的吸附腔(12)或吸附腔(12)的部分,该接通口(121)贯穿设置在底盘(15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活塞(51)凸设伸出轴(511),该本体(14)具有一能装接在周壁(152)的装接套(141)和由装接套(141)周缘向内延伸的环壁(142),该活塞(51)截面面积大于环壁(142)内孔截面面积,该伸出轴(511)穿过环壁(142)内孔;另设装接在伸出轴(511)末端的滑动座(512);该吸附弹性体(52)顶抵在滑动座(512)和环壁(142)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另设旋转连接在本体(14)的旋钮(513),该旋钮(513)传动连接活塞(5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另设转动连接在本体(14)的杠杆(514),该杠杆(514)中部设顶杆(515),该顶杆(515)顶抵滑动座(512)。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泄压通道(41)设在本体部分(10),该控制座(42)能相对本体部分(10)活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泄压通道(41)设在活塞(51),该控制座(42)能相对活塞(51)活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本体部分(10)包括底座(15)和本体(14),该底座(15)具有底盘(151)和固设在底盘(151)顶面的周壁(152),该本体(14)固接在底座(15),该底盘(151)底面为上述的吸附平面(11);
该负压产生机构包括一密封滑动连接在周壁(152)内的活塞(51)和一连接活塞(51)和本体部分(10)的吸附弹性体(52),该底座(15)和活塞(51)间构成上述的吸附腔(12)或吸附腔(12)的部分,该接通口(121)贯穿设置在底盘(151);该活塞(51)凸设伸出轴(511);
该本体(14)具有一能装接在外壁(152)的装接套(141)和一由装接套(141)周缘向内延伸的环壁(142);该活塞(51)截面面积大于环壁(142)内孔截面面积,该伸出轴(511)穿过环壁(142)内孔;另设装接在伸出轴(511)末端的滑动座(512);该吸附弹性体(52)顶抵在滑动座(512)和环壁(142)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未经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结构及其可携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套式可调钢管支架的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