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水质电化自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245.0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华;王银堂;诸德熙;周继伟;姚剑锋;尚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E03B3/02;E03F1/00;E04D13/04;C02F1/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水质 电化 自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雨水水质电化自净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淡水资源中,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且较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储量仅为104.6万亿立方米, 分别只占地球水总储量的0.0091%和淡水总量的2.99%,作为人口大国,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匮乏,但我国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900亿m3,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因此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
从1980年开始,欧洲各国与日本等开始了对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目前,对雨水收集技术研究较多,而在雨水水质处理上研究较少,更没有将雨水收集、雨水水质处理和雨能发电相结合的雨水水质电化自净技术,迫切需要在这方面进行突破,从而降低雨水利用的成本,提高雨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在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和水资源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雨能、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发电,并利用发出的电力处理雨水水质,实现水电“自产自消”,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缓解能源和水资源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绿色城市建设和缺水缺电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水质电化自净系统。
雨水水质电化自净系统包括集水屋面、雨水管网、U型管、排污孔、冲洗引水管、储水池、溢流孔、排污孔控制阀、排污孔、水轮机引水控制阀、支架、发电引水管、水轮发电机、尾水管、雨能发电输出线路、反应池进水管控制阀、反应池进水管、反应池、雨水电化学反应设备、排污孔、排污孔控制阀、支架、反应池出水管控制阀、反应池出水管、电动分离机、排污管、输水管控制阀、冲洗引水管控制阀、冲洗储水箱、冲洗水管控制阀、冲洗水管、电磁场吸附装置、输水管、强电场吸附装置、蓄电池、供电线路、外部电源接入线路、多余电能输出线路、输水管、排污管控制阀、排污管、输水管控制阀、净水储存箱、支架、取水管控制阀、取水管、输水管,多个集水屋面与雨水管网相连,雨水管网通过带有排污孔的U型管与储水池相连,储水池底部设有带有排污孔控制阀的排污孔和带有水轮机引水控制阀的发电引水管,储水池上部设有溢流孔和带有反应池进水管控制阀的反应池进水管,反应池进水管与反应池相连,反应池底部设有带有排污孔控制阀的排污孔,反应池内部设有雨水电化学反应设备,反应池通过带有反应池出水管控制阀的反应池出水管与带有排污管的电动分离机相连,电动分离机通过带有输水管控制阀的输水管与电磁场吸附装置相连,电磁场吸附装置通过输水管与强电场吸附装置相连,强电场吸附装置通过带有排污管和输水管控制阀的输水管与净水储存箱相连,排污管上设有排污管控制阀,净水储存箱下部设有带有取水管控制阀的取水管,蓄电池通过供电线路分别与雨水电化学反应设备、电动分离机、电磁场吸附装置和强电场吸附装置相连,外部电源接入线路和多余电能输出线路分别与蓄电池相连,U型管通过带有冲洗引水管控制阀的冲洗引水管与冲洗储水箱相连,冲洗储水箱通过带有冲洗水管控制阀的冲洗水管与输水管相连,储水池通过发电引水管与水轮发电机相连,水轮发电机上设有尾水管,蓄电池通过雨能发电输出线路与水轮发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环境友好、结构简单、投资节省、操作方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在节能减排和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极具研究推广价值,它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突出的水问题以及偏远地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提供清洁的淡水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清洁资源开发,低碳排放,促进雨水资源化,兼有防灾减灾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雨水水质电化自净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自由度的高仿真乒乓球发球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改良颅骨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