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支撑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095.3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棒,尤其是一种电机支撑棒。
背景技术
电机支撑棒主要用于特种发电机设备上,具体是对特种电机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保证特种电机安装位置准确、可靠。现有的电机支撑棒两端设有沉头孔,棒体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截面,在该截面上设有多个螺纹孔,但两沉头孔不对称,截面上两螺纹孔之间的距离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容易出现电机松动和固定不牢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支撑棒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精度高,对电机支撑牢固,使用寿命长的电机支撑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支撑棒,包括棒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棒体的两端均设有沉头孔,棒体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截面,在该截面上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的一种电机支撑棒,所述两沉头孔相互对置且相互连通。
上述的一种电机支撑棒,所述截面上的通孔呈水平直线不均匀排列。
上述的一种电机支撑棒,所述通孔为螺纹孔。
上述的一种电机支撑棒,所述通孔的数量为1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机支撑棒两端设有对称的沉头孔,支撑电机牢固,不会出现偏振现象,截面上螺纹孔设计精确,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机支撑棒,包括棒体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棒体1的两端均设有沉头孔2和沉头孔3,沉头孔2沉头孔3相互对置且相互连通,两沉头孔为M24深60的螺纹孔,棒体1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截面4,在该截面4上设有多个通孔5,截面4上的通孔5呈水平直线不均匀排列,通孔5的数量为14个,通孔5为螺纹孔,其中,13个为M12深30的螺纹孔和一个Φ10记号孔,支撑电机牢固,不会出现偏振现象,截面上螺纹孔设计精确,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此支撑棒材质为20钢,表面硬度低,加工粗长(外径:Φ70mm、长度:1590mm),端面、总长、各螺纹孔位置加工时变化大,表面装夹易产生压痕,不易控制。经研究采用特制的双端面数控铣打专机和特制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保证端面、总长、各螺纹孔位置等达到技术要求。
该产品采用特制的双端面数控铣打专机,总长、端面M24螺纹孔一次加工成型,去除了传统加工好一端再加工另一端的手工加工方法,同时装夹时采用液压夹紧受力,有效地减少了装夹的累积误差和表面压伤;
采用特制加工中心将轴面的铣扁、钻攻13个M12螺纹孔一次性加工成型,去除了传统钻模和分段加工,保证各孔之间的距离,有效解决了夹伤、孔位移等问题;
由于该产品温度对尺寸影响较大,因此改进了加工和检测环境,在恒温下对产品进行检测和部分加工,以符合产品的特性要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