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复合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374.8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新峰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复合缆,尤其涉及一种同时传输光信号及电力的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为了为远端设备同时提供光信号及电力,现在普遍采用了在光缆中加入铜芯绝缘线进行绞合,如专利ZL200620009848.1采用了将铜芯绝缘线与松套管一起进行SZ绞合,这种技术的局限是为了缆最终成圆,松套管的尺寸要随着铜芯绝缘线的外径增加而增加,无意中增加了缆的成本,也增加了缆的截面积,不利于施工。同时由于铜芯绝缘线需要与松套管一样绞合,相同长度的复合缆,铜芯绝缘线的长度增加了,增加了电阻,不利于远端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缆芯与铜芯绝缘线有效分离,在满足光缆和电缆一体化的情况下,又保证了光缆和电缆的相对独立,有效地减小因铜芯绝缘线中铜芯面积增大而增加整个光缆的外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行实现:
所述的光电复合缆,缆芯均为松套管绞合在中心抗张体上,松套管内填充纤膏、缆芯内填充缆膏,铜芯绝缘线则与缆芯相互分离,通过外护套相连。
所述的光电复合缆的进一步设计在于,铜芯绝缘线与缆芯的相连的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整体结构,将铜芯绝缘线分布在光缆的两边,为了减小光缆的面积,将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做成椭圆型,这适用于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较小的情况;
第二种是将铜芯绝缘线分布在光缆的一边,将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做成8字型,这适用于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中等的情况;
第三种是将铜芯绝缘线分布在光缆的两边,将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做成双8字型,这适用于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较大的情况;
通过以上设计,铜芯绝缘线不需要与松套管在一起绞合,有效地缩短了铜芯绝缘线的长度,降低了铜芯线的电阻,增加了缆的传输距离。同时由于铜芯绝缘线不与松套管在一起,缆芯不必做成半干式,降低了光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复合缆-整体式光电复合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套管、2光纤、3纤膏、4复合带、5铜芯绝缘线、6缆芯、7缆膏、8中心抗张体、9护套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复合缆-8字型光电复合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套管、2光纤、3纤膏、4复合带、5铜芯绝缘线、6缆芯、7缆膏、8中心抗张体、9护套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复合缆-双8字型光电复合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套管、2光纤、3纤膏、4复合带、5铜芯绝缘线、6缆芯、7缆膏、8中心抗张体、9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电复合缆是将松套管1绞合在中心抗张体8上,在松套管1中放置光纤2,并充满与光纤2相容的纤膏3,松套管1与中心抗张体8之间充满缆膏7(图中未画出)形成缆芯6,在缆芯6的外层纵包一层复合带,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小于等于2mm2时采用整体式光电复合缆结构,铜芯绝缘线分布在缆芯的两侧,用椭圆式外护套保护形成整体式光电复合缆结构。
二)对照图2,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电复合缆是将松套管1绞合在中心抗张体8上,在松套管1中放置光纤2,并充满与光纤2相容的纤膏3,松套管1与中心抗张体8之间充满缆膏7(图中未画出)形成缆芯6,在缆芯6的外层纵包一层复合带,当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大于2mm2且小于等于4mm2时宜采用8字型光电复合缆结构,铜芯绝缘线绞合在一起分布在缆芯的一侧,用另一小外护套保护铜芯绝缘线与光缆形成8字形光电复合缆结构。
三)对照图3,本实用新型新型光电复合缆是将松套管1绞合在中心抗张体8上,在松套管1中放置光纤2,并充满与光纤2相容的纤膏3,松套管1与中心抗张体8之间充满缆膏7(图中未画出)形成缆芯6,在缆芯6的外层纵包一层复合带,当铜芯绝缘线铜芯面积大于4mm2时宜采用双8字型光电复合缆结构,铜芯绝缘线分布在缆芯的两侧,在光缆的两侧用两个小外护套保护铜芯绝缘线与光缆形成双8字形光电复合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新峰,未经叶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