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的优化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818.6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施世鸿;谭茂强;伦振坚;贾红舟;刘艳华;张劲松;胡蓉;蔡永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控制 保护 系统 流变 优化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中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的接口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的优化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直流输电工程中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常采用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是ABB公司技术路线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第二种是西门子公司技术路线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换流变压器又简称换流变,换流变是换流站中的主要设备,换流变也主要有上述两种技术路线的换流变。
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同一家换流站中出现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不对应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提供一种接口方案,将不对应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相配合。在西门子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技术路线中,冷却器可以由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远方启动和停止,同时可受换流变的冷却器控制器来控制风扇的投入组数、风扇的转速、油泵投入的组数;而在ABB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技术路线中,冷却器的启动、停止、以及风扇投入的组数、风扇的转速完全不受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控制,仅由换流变的冷却器控制器单独控制;西门子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在投入一组换流变之前,首先会发出启动冷却器的指令,并判断该换流变的冷却器是否运行良好,再判断换流变是否还存在其他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会产生一个Ready信号,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产生Ready信号后,开放换流变的带电逻辑,允许对换流变进行带电;由于ABB的换流变其冷却器完全受其自身的冷却器控制器控制,不受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控制,因此ABB的控制保护无上述冷却器的状态判断逻辑。
目前,当一个站内出现西门子路线的控制保护系统与ABB路线的换流变进行接口时,一般采取的方案是通过更改西门子控制保护系统的控制逻辑来实现,取消了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对冷却器的启动和停止功能,换流变的冷却器完全由换流变的冷却器控制器来控制。
采用更改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控制逻辑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对换流变的控制是开环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不掌握换流变的运行状态,始终认为换流变处于Ready状态,当换流变出现故障时,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还开放换流变的带电逻辑,使处于故障中的换流变进行带电,会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2、无法实现对换流变冷却器的远程控制。由于换流变的冷却器完全不受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控制,需要亲赴现场对冷却器进行操作,增加了日常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量。
3、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软件版本可能不一致。同一个换流站中可能既有ABB技术路线的换流变,也有西门子技术路线的换流变,对应不同技术路线的换流变的直流控制保护逻辑不一致,软件版本也不一致。一个直流工程的换流站分为整流站和逆变站两个站,两个站内的换流变也很可能不是同一个厂家的产品,因此整流站和逆变站的直流控制保护软件版本也不一致。由于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软件极其复杂,软件版本不一致,会给系统调试、软件维护、软件测试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闭环、远程控制、保持控制保护软件版本一致的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优化接口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的优化接口装置,用于连接不同技术路线中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和换流变,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发出启动冷却器指令和停止冷却器指令,换流变包括冷却器、冷却器控制器,该冷却器控制器控制该冷却器的启动与停止状态,该冷却器控制器上设有电源公共端、输入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变的优化接口装置包括继电器-KL1,该继电器-KL1上设有四个接入端点,分别为端点一A1、端点二A2、端点三B1、端点四B2,该继电器-KL1上还设有两个常开辅助触点,分别为常开辅助触点一a1、常开辅助触点二a2,其中:
启动冷却器指令接到端点一A1;停止冷却器指令串接到常开辅助触点一a1上;常开辅助触点一a1与端点三B1连接;端点二A2与端点三B1并联接入到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中的电源上;常开辅助触点二a2一端接在冷却器控制器的电源公共端,另一端接在冷却器控制器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