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020.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维;胡金冰;王俊;程绍明;韦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7/12;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制种 父本 插秧 专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实现了两行交错插秧,满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一期两行间隔插秧的轨迹要求,减轻了杂交水稻制种的劳动强度。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是将雄性不育系(母本)和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父本)通过人工栽培措施,实现异花授粉结实的大田生产过程,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是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而在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实践中,父本花期偏早,为实现整个授粉期间父母本同期抽穗开花,父本的播种、育秧、插秧都较母本早,一般要求父本应分2期分批栽插,栽插的农艺是一期两行父本的秧苗应间隔插秧,呈“品字”或三角形,株距是标准株距的两倍,相隔一定天数后将二期父本补插在一期秧苗之间。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栽插方式进行父本分期栽插,不仅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实完成,且手工栽插后秧苗间距不均匀,垄行直线度、平行度差,导致栽植质量差,不利于秧苗后期生长及授粉;现有水稻插秧机的分插机构都是同步栽插秧苗,不能满足杂交水稻父本间隔栽植要求。为了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水平与制种质量,特别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实现杂交水稻父本秧苗间隔栽插的分插机构,以适应制种农时要求,提高父本秧苗栽插质量与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特定插秧要求,实现杂交水稻父本两行交错插秧,提供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能够实现父本两行间隔栽插,满足父本一期插秧农艺要求,减轻了杂交水稻制种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包括传动部件、左分插机构和右分插机构;传动部件包括传动轴、变速箱体、主动齿轮、齿轮轴,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的前部,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的中部,主动齿轮与齿轮轴构成齿轮传动,左分插机构的左曲柄轴的后端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左分插机构的左摇杆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的后部,右分插机构的右曲柄轴的后端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右分插机构的右摇杆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变速箱体的后部,所述的左分插机构的左曲柄轴的曲柄与右分插机构的右曲柄轴的曲柄呈180°方向布置于齿轮轴的左右两端;
所述的左分插机构和右分插机构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右分插机构包括曲柄轴、栽植臂、摇杆轴、凸轮、滚轮、推秧杆、钢板秧爪、推秧拨叉、缓冲垫、开口螺母、上盖、推秧弹簧、调压螺钉;钢板秧爪固定于栽植臂的前部;推秧杆的中上部设有轴肩,推秧杆的轴肩下面设有缓冲垫,开口螺母固定于推秧杆的上端,开口螺母和推秧杆的轴肩形成一个环形槽,推秧杆安装于栽植臂的前部内侧,推秧杆与栽植臂的前部内侧构成移动副;推秧拨叉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于栽植臂的中部内侧,推秧拨叉的前端伸入至开口螺母和推秧杆的轴肩形成的环形槽内;滚轮通过铰链安装于推秧拨叉的后端;曲柄轴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栽植臂的中部;凸轮固定在曲柄轴上,凸轮与滚轮形成凸轮运动副;上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栽植臂上;推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推秧拨叉上,推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中部的内螺纹孔中;调压螺钉固定在上盖中部的内螺纹孔中;摇杆轴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栽植臂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左曲柄和右曲柄呈180°方向布置于传动部件齿轮轴的左右两端,使左分插机构的左秧爪和右分插机构的右秧爪实现了两行交错插秧功能,满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一期两行间隔插秧的特定农艺要求,秧苗间距均匀,栽插质量高;推秧拨叉的后端设有滚轮,滚轮与凸轮形成凸轮运动副,降低了运动摩擦、噪音及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杂交水稻制种父本两行插秧专用分插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装配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插机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秧爪尖部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传动轴1、变速箱体2、主动齿轮3、左曲柄轴4′、右曲柄轴4、左分插机构5′、右分插机构5、左摇杆轴6′、右摇杆轴6、齿轮轴7、栽植臂8、凸轮9、滚轮10、推秧杆11、钢板秧爪12、推秧拨叉13、缓冲垫14、开口螺母15、上盖16、推秧弹簧17、调压螺钉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帽檐可拆卸式防寒服
- 下一篇:一种储水种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