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822.5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夫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F16M1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电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指一种用于支撑平板电脑的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平板电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而深受用户的喜爱。但平板电脑本身并没有配置支撑架,使用时只能将平板电脑放置在桌面上进行操作,此时屏幕的角度不能按需进行调整,所以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使用时间一长,会加快使用者疲劳而出现肩酸背痛的现象,再者,这样放置也不利于平板电脑的散热,进而会缩短平板电脑的使用寿命。因此常有使用者用手来支撑平板电脑,但即便这样,前者的缺陷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并还影响使用者的界面操作。
为此,人们设计出多款平板电脑支架来,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660194U的《一种平板电脑支架》,该电脑支架包括一平板,在平板的两侧设有挡条,两挡条的相对一侧面的内侧设有滑槽,平板的两侧设有绳索,平板的底边没有一托架。采用该支架后,可以使使用者在操作电脑时解放双手,使用起来相对较为方便。
但上述支架中,由于平板电脑放置在平板上,因此电脑的散热性能仍然不理想,并且其角度调节只能通过改变绳索的长短来实现,而两绳索自由端的相对系牢操作也不十分方便,同时这样的支架无法直接放置在台面上使用,因此这样的结构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能方便操作者使用,又能有利于平板电脑散热的平板电脑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平板电脑支架,包括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设计成U形,在该托架的口部两内侧壁上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L形压块,两L形压块的竖向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一压板,该压板的两端与对应的L形压块的横向部之间形成供平板电脑边缘插入的定位槽,同时在所述L形压块与托架的内侧壁的相对接触面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块和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托架的底部向口部侧拱起而形成能支撑在使用者 腹部的凹部,一绳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托架的口部两侧壁上,在该绳索上设置有能调节该绳索长短的调节扣。使用时,只要将绳索挂设在的颈部,托架的凹部抵在腹部,这样使用者即使处于站立或躺着等姿势也能操作平板电脑。
为了防止绳索弄痛使用者的颈部,所述绳索的中部固定有能贴持在使用者颈部的保护垫。
同理,在所述的凹部上固定有与使用者腹部相对的弹性条,使用起来更为舒服。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限位槽有多个,该多个限位槽相互交错,所述的销轴位于该交错部位。优选的是,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所述的L形压块上,且所述的限位槽为两个,相互成垂直交错结构。
为了保护平板电脑,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L形压块和压板在与平板电脑相对接触部位固定有弹性垫。
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托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让所述的托架直立的一辅助架。较好的是,所述的辅助架也设计成U形,且底部开有供所述的托架的侧壁嵌入的凹槽,以实现快速拆装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两相对定位槽夹持平板电脑的对应边缘,同时借助于托架将平板电脑转动到所需部位后,再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将平板电脑支撑在所需角度上,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完全释放操作者的双手,且不影响平板电脑的散热;再者,借助于绳索和托架上的凹部,将平板电脑支撑在操作者的腹部位置,这样即使使用者处于站立或躺着等姿势,同样可以操作平板电脑,并且由于绳索的长度可以轻松调节,因而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平板电脑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1中托架转动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夫,未经陈利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