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薄膜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183.2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宏 |
主分类号: | B65H5/22 | 分类号: | B65H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薄膜吸嘴。
背景技术
经多年市场与专利检索,包装行业的塑料薄膜取件都只能以手指取件操作维持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吸嘴,为满足塑料薄膜取件自动化。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吸嘴,包括真空连接管、真空室、透气面、微孔板、密封皮。
所述真空连接管设置于真空室上中央,上端与真空供给管连接,下端与真空室连接。
所述真空室设置于真空连接管下方,为金属矩形管,两端头密封,下端面设置成透气面。
所述透气面设置于真空室下端面,中部开设了较多孔洞,用于透气并支撑下部设置的微孔板。
所述微孔板与透气面连接,中部设置有密集的吸气微孔,微孔板平面防止吸取薄膜时起皱,微孔板下面设置有密封皮。
所述密封皮与微孔板连接,设置成框形,与微孔板下端面四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薄膜吸嘴,采用真空连接管下设置有的真空室,扩大真空吸嘴面,采用真空室下设置的透气面支撑微孔板,防止吸取薄膜起皱,采用密封皮与微孔板连接制成防泄框,起到吸取薄膜时的密封作用,防止吸嘴面漏气,满足了塑料薄膜取件自动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塑料薄膜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中,包括真空连接管1、真空室2、透气面3、微孔板4、密封皮5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薄膜吸嘴,包括真空连接管1、真空室2、透气面3、微孔板4、密封皮5等。
所述一种塑料薄膜吸嘴设置成上下结构,上端设置有真空连接管1,真空连接管1下设置有真空室2,真空室2下端面设置有透气面3,透气面3下端面设置有微孔板4、密封皮5,微孔板4与透气面3连接、密封皮5与微孔板4连接。
所述真空连接管1设置于真空室2上中央,真空连接管1上端可接入真空供给管,下端与真空室2连接。
所述真空室2设置于真空连接管1下方,顶端面只设置有真空连接管1一个孔口,四周密封,下端面设置成透气面3。
所述透气面3为平面,设置于真空室2下端面,中部开设了较多孔洞,用于透气并支撑下部设置的微孔板4。
所述微孔板4与透气面3连接,中部设置有密集的吸气微孔,微孔板4为平面,防止吸取薄膜时起皱,微孔板4下面设置有密封皮5。
所述密封皮5设制成框形,与微孔板4下端面四周连接,制成密封框。
工作时把真空连接管上端1接入真空,把塑料薄膜吸嘴下端面的密封皮5压向塑料薄膜,供给真空,塑料薄膜吸嘴的下端面就能吸取、提起塑料薄膜制品,取代手工取件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室为塑料薄膜吸嘴的扩展腔,采用透气面为塑料薄膜吸嘴微孔板的支撑面,采用微孔板为薄膜吸嘴的真空吸嘴平面,保证吸取塑料薄膜时平整不起皱;采用框形密封皮保证吸嘴外围密封,结构简单,可替代手工作业,为塑料薄膜制品包装自动化提供了头道关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宏,未经邵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