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572.3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花志斌;薛自建;薄海山;吴建文;苏金洋;王海东;范玉伟;杨富荣;张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一机(河北)油井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套管 接箍内 螺纹 紧密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大部分套管加工厂均采用人工拧紧的方式进行内螺纹检测,检测效率较低。目前在进行大口径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时,需要人力将螺纹量规搬起并将其拧紧到接箍螺纹上。由于待测大口径套管螺纹紧密距的量规重量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拧紧力也大,因此在螺纹量规拧紧到接箍螺纹的过程中由于拧紧力大而与工件产生相对滑动,需要一人把持工件一人进行拧紧,检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口径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夹紧装置与端板可以有效固定工件,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工件的滑动,滑块可以方便的调节螺纹量规的位置方便测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口径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平台;支架的形状为倒L形,支架固定于平台的一端,支架上端设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第一丝杠相连,第一丝杠推动滑块沿支架横向移动;滑块下端设有平衡器,平衡器下端设有螺纹量规;
平台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与丝母滑动配合连接,丝母固定于平台之上;第二丝杠的顶端设有压板,第二丝杠推动压板沿平台横向移动;
平台固定有支架的一端设有工件夹紧装置。
夹紧装置朝向压板的一侧为V形,并与压板对应。
压板外侧设有端板。
平衡器通过挂钩与滑块相连。
螺纹量规通过挂钩与平衡器相连,并可沿圆周方向转动。
支架由槽钢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夹紧装置与端板可以有效固定工件,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工件的滑动,滑块可以方便的调节螺纹量规的位置方便测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台上工件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1为支架,2为平台,3为滑块,4为第一丝杠,5为平衡器,6为螺纹量规,7为第二丝杠,8为丝母,9为压板,10为工件夹紧装置,11为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大口径套管接箍内螺纹紧密距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和平台2;支架1的形状为倒L形,所述支架1固定于平台2的一端,支架1上端设有滑块3,滑块3的一侧与第一丝杠4相连,第一丝杠4推动滑块3沿支架1横向移动;滑块3下端设有平衡器5,平衡器5下端设有螺纹量规6;
平台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丝杠7,第二丝杠7与丝母8滑动配合连接,丝母8通过螺栓及垫片固定在平台2之上;第二丝杠7的顶端设有压板9,第二丝杠7推动压板9沿平台2横向移动;
平台2固定有支架1的一端设有工件夹紧装置10,夹紧装置直接焊接在平台上。
夹紧装置10朝向压板9的一侧为V形,并与压板9对应。
压板9外侧设有端板11,压板9通过螺栓及垫片与端板11相连。
平衡器5通过挂钩与滑块3相连。
螺纹量规6通过挂钩与平衡器5相连,并可沿圆周方向转动。
支架1由槽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螺纹量规悬挂在平衡器上,将平衡器固定在滑块上,使用前根据量规的重量调节平衡器的拉力,使螺纹量规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再将工件放到检验平台上,通过夹紧装置的V形面和端板对工件进行夹紧,最后根据待检工件位置调整滑块的滑动位置即可进行紧密距检测。
由于待测工件为圆柱状采用V形面可以有效夹紧工件,通过平衡器的拉力与被悬挂螺纹量规的重量达到一个力的平衡, 从而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一机(河北)油井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一机(河北)油井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