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料瓶便携瓶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470.1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聪 |
主分类号: | A45F5/10 | 分类号: | A45F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瓶 便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连接扣,特别涉及一种饮料瓶便携瓶扣。
背景技术
炎热的夏天人们排汗量比较大需要随时补充水分,瓶装矿泉水或其它解渴饮料是人们在户外经常购买的饮品,现有技术中,矿泉水等饮料的瓶身基本以圆柱体为主,瓶身外壁光滑,这种饮料瓶没有任何连接装置,外出工作或游玩时,往往不能一次饮用完,给携带带来不便,携带过程中只能手持或放入包内,手持的话双手被占用,导致游玩者无法腾出双手尽情游玩,无法取拿其他物品,很不方便,放入包内的话,取喝时又很不方便。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饮料瓶,包括瓶身及瓶盖,所述瓶身与瓶盖之间套装有软质环形塑料拉手,这种饮料瓶虽然方便了出行者手持,但是还是需要人们手持携带,不能完全将手腾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瓶状饮料瓶携带的,外出时可将矿泉水等饮料的瓶身直接悬挂于腰上的、且取拿方便的饮料瓶便携瓶扣,解决了现有瓶状饮料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饮料瓶便携瓶扣,包括瓶扣本体,所述瓶扣本体上部具有挂孔,所述瓶扣本体上还还设有供饮料瓶瓶颈滑入及卡紧携带的滑道,所述滑道具有滑入端及卡物端,所述滑道的横截面自滑入端向卡物端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滑道的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装置,所述瓶扣本体靠近卡物端的那一自由端沿瓶扣本体的横向部分折弯。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装置为:所述滑道的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滑入端与卡物端。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滑槽位于限位端的内侧对称设有卡紧扣。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装置为:所述滑道的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扣。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饮料瓶便携瓶扣可以通过其上的挂孔挂在锁匙扣上,继而挂在腰上,外出时,人们可将未喝完的饮料瓶的瓶颈从瓶扣本体滑道的滑入端滑入至卡物端,并通过滑道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的限位装置将饮料瓶固定在滑道的卡物端上,从而将未喝完的饮料瓶轻松的固定在瓶扣本体上,方便饮料瓶的携带,克服了外出时饮料瓶只能用手拿着的缺陷,且其取拿方便,解决了饮料瓶放入包内取拿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位于限位端的内侧对称设有卡紧扣,卡紧扣可以进一步将饮料瓶固定在卡物端内,使得本新型饮料瓶便携瓶扣使用效果更好,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料瓶便携瓶扣,包括瓶扣本体1,所述瓶扣本体1上部具有挂孔11,所述瓶扣本体1上还还设有供饮料瓶瓶颈滑入及卡紧携带的滑道2,所述滑道2具有滑入端21及卡物端22,所述滑道的横截面自滑入端21向卡物端22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滑道2的滑入端21与卡物端22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装置,所述瓶扣本体1靠近卡物端22的那一自由端沿瓶扣本体1的横向部分折弯。
所述限位装置为:所述滑道2的滑入端21与卡物端22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端23,所述限位端23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滑入端21与卡物端22,所述滑槽2位于限位端23的内侧对称设有卡紧扣3。
本实用新型饮料瓶便携瓶扣可以通过其上的挂孔挂在锁匙扣上,继而挂在腰上,外出时,人们可将未喝完的饮料瓶的瓶颈从瓶扣本体滑道的滑入端滑入至卡物端,并通过滑道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的限位装置将饮料瓶固定在滑道的卡物端上,从而将未喝完的饮料瓶轻松的固定在瓶扣本体上,方便饮料瓶的携带,克服了外出时饮料瓶只能用手拿着的缺陷,且其取拿方便,解决了饮料瓶放入包内取拿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位于限位端的内侧对称设有卡紧扣,卡紧扣可以进一步将饮料瓶固定在卡物端内,使得本新型饮料瓶便携瓶扣使用效果更好,更方便。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也可以为:所述滑道的滑入端与卡物端之间还设有限制饮料瓶瓶颈滑入后滑出的限位扣(图中未示出),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聪,未经黄健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