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524.2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沈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冷凝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接头。
背景技术
空调冷凝器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将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它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蒸汽进行冷却,使其凝结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冷凝器包括多个冷凝管,每个冷凝管的内部都需承受一定的压力,一般空调系统内部运行的压力为0.8~2.5Mpa,目前管路间的连接大部分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法加工过程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对操作工的技术要求高,因此造成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装配且可满足压力要求的汽车空调冷凝器接头。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接头,由内管和套接在所述内管外围的外管构成,所述外管在管端边缘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内管插入外管后管口抵达所述第一凸部,同时所述内管在外管管口处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部抵住所述外管,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起到限位作用,锁紧内管和外管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内管在与外管结合处制有外螺纹,所述外管在与内管结合处制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内管旋进外管中,两管通过螺纹结合紧密。
优选的,所述内管在与外管的结合处套有一组O型密封圈,所述外管在与内管结合处开有与O型密封圈相配合的一组凹槽,内管插入外管后,O型密封圈可镶嵌在凹槽内,也同样可达到结合紧密的作用。
为了防止污垢进入管道破坏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所述第二凸部外围设有防尘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经测试,在空调制冷系统最大压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泄露,满足抗压要求,同时装配过程简单,不需要较高的技巧即可完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接头,由内管1和套接在所述内管1外围的外管2构成,所述外管2在管端边缘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部3,所述内管1插入外管2后管口抵达所述第一凸部3,同时内管1在外管2管口处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部4抵住外管2管口,第一凸部3和第二凸部4起到限位作用,锁紧内管1和外管2的位置。
内管1在与外管2的结合处套有两个O型密封圈5,所述外管2在与内管1结合处开有与O型密封圈5相配合的两个凹槽,内管1插入外管2后,O型密封圈5可镶嵌在凹槽内,也可达到结合紧密的作用。
第二凸部4外围设有防尘套6,防止污垢进入管道破坏空调系统的性能。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