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156.1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荣;朱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昂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H02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3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直流电机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按摩椅行业的双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按摩椅行业中,直流电机(或直流电动缸)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控制机械手的上、下行走电机、揉捏电机、拍打电机和实现3D功能的电机以及脚部、腿部和背部电机等。
按摩椅直流电机的调速和转向控制功能的实现,都是依靠对继电器的控制(或驱动)来完成的。继电器驱动直流电机的缺点是:功耗大、效率低;噪音大、可靠性差寿命短;成本高,不仅硬件成本高、软件设计成本也高。
目前,按摩椅产品里的直流电机的运转方向是由一组双刀双掷继电器电路控制的,采用继电器驱动直流电机的缺点是:继电器的开关是通过电磁转换实现机械触点的开关动作,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在工作时产生机械动作,所以必然产生下述问题:
1、继电器线圈通电工作时功耗大、效率低:继电器的工作是由线圈通电后,继电器才能正常工作,一只继电器的线圈耗电是24V*30mA=720mW,直流电机用的越多、继电器越多,按摩椅产品的耗电也越多;
2、噪音大:继电器的噪音,就是继电器开关触点在导通瞬间产生的噪音,是在工作时触点产生的机械动作导致的结果,不可避免;触点要想接触牢固(减小导通电阻),就必须线圈充分通电,进而导致机械触点力度加大,噪音就会更大。另外继电器开关带电切换时还会导致触点产生电弧(火花),使触点损耗加大、氧化加速(或易老化),继电器寿命大大缩短、不可靠;
3、成本高:采用继电器不仅硬件成本高,软件设计成本也很高;因为所有电磁类的继电器所驱动的直流电机,当电机在转向控制时都具有(结构造成)等待延迟的缺陷,这一点自然给软件设计带来了麻烦,软件设计师都必须充分的考虑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否则设计不好就会出现带电切换,使得继电器的触点寿命大大缩短;同时为考虑继电器的延迟问题,给软件设计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软件代码和存储空间,这对一般的微处理器来说都是不小的资源浪费。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双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由MOS管驱动的直流电机,具有自动延迟和异或控制处理的功能,不仅节能、可靠、方便,还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和软件的设计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延迟驱动电路、一延迟反相驱动电路、第一MOS管电路和第二MOS管电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延迟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延迟反相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延迟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MOS管电路与直流电机相连接,所述延迟反相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MOS管电路与直流电机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R2、二极管D1、D2、反相器U1A、U1B和电容C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互相连接并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并通过二极管D2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和反相器U1A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反相器U1A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反相器U1B的一端和第二MOS管电路,反相器U1B的另一端连接第一MOS管电路。
进一步,所述反相器U1A和U1B为达林顿反相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反相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3、R4、二极管D3、D4、反相器U1C、U1D、U2A和电容C2;电阻R3的一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互相连接并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并依次通过反相器U2A和二极管D4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反相器U1C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反相器U1C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反相器U1D的一端和第一MOS管电路,反相器U1D的另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电路。
进一步,所述反相器U1C和U1D为达林顿反相器,所述反相器U2A为施密特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昂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昂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贴片式石英晶体谐振器
- 下一篇:中心加工机超音波切断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