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PS保温装饰一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032.3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李东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xps 保温 装饰 一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具体是一种XPS保温装饰一体板。
背景技术
XPS保温板具有导热系数低、憎水、防潮、抗压强度高、抗冲击性强、稳定性好、质地轻、使用方便等优越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节能保温板都是采用粘贴加锚栓固定的;公知的XPS保温板:
1强度较高,从而造成板材较脆,不易弯折,板上存在应力时,应力集中,容易使板材损坏、开裂;
2透气性差,几乎不透气,如果板两侧的温差较大,湿度高很容易结露;
3伸缩性差,受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影响而变形、起鼓导致保温层脱落;
4外表面光洁度过高,吸胶性差,不易粘结,要得到有效的粘结有两种途径:一是使用聚合物相当高的乳液来做界面处理,副作用是成本会大幅度提高;二是在安装前对XPS保温板外表面做拉毛处理,副作用是板子在拉毛时受到力的影响,产生变形,做成系统后,完成面的平整度很难控制。
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外墙的保温装饰提出了新要求:防火性能优良、保温效果优异、装饰效果出色、成本低,施工便捷、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效果优异、装饰效果出色、成本低,施工便捷、安全的XPS保温装饰一体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XPS保温装饰一体板,包括保温层,粘胶层、载体层铝扣板;所述保温层为XPS保温板;所述载体层铝扣板其材质为铝合金;所述载体层铝扣板的内表面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保温层冷压叠合为一体。
所述的XPS保温装饰一体板,其中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的内侧板通过抽芯铆钉铆固“L”型固定件,所述的“L”型固定件的另一端预留有安装固定孔。
所述的XPS保温装饰一体板,其中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外表面涂覆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为氟碳饰面层,从内到外依次涂覆:底漆层、中漆层、氟碳漆层及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质轻、装饰性强;
2.提高了板材整体的强度,平整度;
3.耐候性好,在阳光暴晒、冷热剧变、风雨交加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老化、不开裂性能稳定,提高了板材整体的耐候性,确保板材的使用寿命;
4.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组成系统后安全性高;
5.组成系统后,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伸缩性对系统的影响减小;粘结面的拉毛处理不影响完成面的平整度;
6.集保温、装饰功能一体,外装饰材料减少、现场的施工工序减少、综合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XPS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载体层铝扣板外涂覆示意图
图3为XPS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XPS保温装饰一体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XPS保温装饰一体板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载体层铝扣板,11“L”型固定件,12安装固定孔,13抽芯铆钉,14底漆层,15中漆层,16氟碳漆层,17保护膜,2、粘胶层,3、XPS保温板,4、粘结砂浆,5、膨胀螺丝,6、建筑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新型所述的XPS保温装饰一体板,其装饰载体为载体层铝扣板1,其中,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1的内表面通过粘胶层2与XPS保温板3冷压叠合在一起。
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1的内侧板带有安装固定用的“L”型固定件11,所述的“L”型固定件11一端通过抽芯铆钉13铆固在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1的内侧板上。所述的“L”型固定件11的另一端预留有安装固定孔12。
如图2所示,所述的载体层铝扣板1的外表面涂覆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为氟碳饰面层,从内到外依次涂覆:底漆层14、中漆层15、氟碳漆层16及保护膜17。
在图5中,将本实用新型XPS保温装饰一体板按要求涂覆粘结砂浆4将其粘结在建筑墙体6上,然后用冲击钻顺着安装固定孔12在墙上钻孔,然后安装膨胀螺丝5,即达到安全固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李东,未经上海欧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