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悬挂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877.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庆;李军峰;王琳;岳长兴;姚建波;方秋玲;李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悬挂 种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悬挂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和营养元素的来源之一,因其培养基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食用菌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企业培养作物为提高空间利用率,一般采用室内悬挂式种植,因此不可避免的采用悬挂式挂袋机构来培养作物。
市场上所采用的悬挂式挂袋机构一般为由多个轮盘组配合链条组成的可循环式种植机构,也有采用如国家专利局已经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201120176471.X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多层可移动式挂袋装置,该装置由水平设置的挂袋移动机构、驱动机构、传动链条和挂袋提升机构组成,轮盘、闭环设在轮盘上的锁链绳和可设置食用菌种植袋的托架构成一层挂袋移动机构,在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提供动力带动挂袋移动机构和挂袋提升机构,使挂袋在挂袋移动机构的层与层之间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循环悬挂时,首先挂袋的一组先动作,通过链条带动后面的轮盘动作,由于轮盘组运动的不同步性和轮盘为固定不可移动式,易造成底部未挂袋的轮盘组出现轮盘与链条脱离啮合的现象,造成故障;该装置依靠设置在立柱上的轮盘带动锁链绳运转,从而使通过挂钩设置在锁链绳上的托架移动,锁链绳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易出现松动现象,这样其上面悬挂的托架在移动过程中之间的间距就会慢慢改变,还有可能发生托架之间相互碰撞的情况,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悬挂式挂袋机构因采用轮盘配合链条的模式,易出现轮盘与链条脱离啮合、链条松动的现象,造成食用菌生长袋相互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悬挂种植系统,该种植系统适合室内密集型的食用菌悬挂种植,能够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悬挂种植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推移装置和至少两条水平设置的悬挂滑轨,相邻两条的悬挂滑轨均对应设有推移装置,在该悬挂种植系统中的多个承载食用菌吊筐通过悬挂轴分别悬挂在多层的悬挂滑轨上,推移装置与悬挂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推移装置通过两端设置的驱动盘A和驱动盘B驱动其往复运动,推移装置通过其上设有的拨块在往复运动中拨动悬挂轴在悬挂滑轨上单向移动,在驱动盘B上设有一翻板,翻板随驱动盘B同轴转动中将捕捉到食用菌吊筐的悬挂轴翻转到另一悬挂滑轨上;在驱动盘A和驱动盘B的外缘的盘面上均设有一转动销,转动销通过传动链条带动推移装置往复运动。
所述推移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的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上均设有拨块,所述拨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悬挂杆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上均设有挡柱,挡柱设置在拨块的一侧,用于限制拨块绕转轴向该侧转动,且上悬挂杆和下悬挂杆上的挡柱分别限制其上的拨块使拨块的偏转方向相对。
所述翻板上设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由位于翻板内且与悬挂轴间隙配合的凹槽、与凹槽圆弧过渡连接的斜向卡槽和与斜向卡槽连接并延伸至翻板端部以外的延伸板组成,延伸板与悬挂滑轨的末端对应,斜向卡槽和延伸板构成的夹角的朝向为翻板的旋转方向。
所述传动链条通过导向轮输出水平动力,水平动力经传动链条传递给推移装置。
所述同一悬挂杆上的挡柱设置在拨块的同一侧。
所述拨块自由端靠近挡柱的一侧上设有坡面。
所述动力装置带动驱动盘转动。
所述驱动盘B设在上层悬挂滑轨的末端与下层悬挂滑轨的始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拨块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悬挂杆上,悬挂杆上设有挡柱,挡柱设置在拨块的一侧使推移装置移动时拨块只能单向转动,进而推动食用菌吊筐的悬挂轴在滑轨上移动;拨块自由端靠近挡柱的一侧上设有坡面,拨块的转动不会对食用菌生长袋造成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滴灌接头
- 下一篇:一种防锈液压件装配接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