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盘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389.X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7/00 | 分类号: | F16L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1 江苏省常熟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盘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羽绒称重箱的吸盘连接结构。
在需要称重的场合,被称重物体不能与其他物体有接触,但是在灌装场合由于被灌装物品的属性决定了不能开放式灌装,容器与灌装的管路必须相对密封,所以目前常用布、硅胶软管等将两头分别固定在容器与灌装管路,减少硬连接对称重的影响。尽管尽可能的采用软的布或者硅胶管连接,能做到2~5g的精度,但是在精确度要求高的行业中,比如羽绒行业,误差要在5%以内,单个裁片充绒10g时误差只允许0.5g,此方法就行不通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箱的吸盘连接结构,其能保证称重时,输送管道与称重箱无接触,保证称重的精度;称重箱内被称重物转移时,输送管道与称重箱密闭贯通,防止被称重物泄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吸盘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同轴;第一输送管靠近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固定有硅胶吸盘,第二输送管靠近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设有凸环;硅胶吸盘的开口与凸环相对,硅胶吸盘和凸环存在间距,间距为0.3~0.5mm。
第一输送管与称重箱固定,第二输送管与输送管道贯通;或者,第二输送管与称重箱固定,第一输送管与输送管道贯通。
硅胶吸盘和凸环存在间距,能保证称重时,输送管道与称重箱无接触,保证称重的精度。
当需要称重箱与输送管道密闭贯通时,第二输送管内产生由第一输送管向第二输送管输送的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会在硅胶吸盘处产生负压,负压将硅胶吸盘吸附到凸环上,从而使输送管道与称重箱的密闭,并完成被称重物(羽绒)的输送,保证输送的被称重物(羽绒)不会泄漏。输送完成后,高压气流停止,负压消失,硅胶吸盘自身弹性收缩,与第一输送管无接触,不影响称重。
优选的,所述硅胶吸盘为多层吸盘。
优选的,所述硅胶吸盘的外径小于等于凸环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一侧壁与硅胶吸盘相对,该侧壁垂直于第二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一侧壁与硅胶吸盘相对,该侧壁垂直于第二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一侧壁与硅胶吸盘相对,该侧壁与第二输送管开口持平。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一侧壁与硅胶吸盘相对,该侧壁凸出于第二输送管开口。
优选的,所述硅胶吸盘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凸纹。
优选的,所述凸环侧壁上设有与防滑凸纹相配合的防滑凹纹。
优选的,所述硅胶吸盘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凹纹。
优选的,所述凸环侧壁上设有与防滑凹纹相配合的防滑凸纹。
相互配合的防滑凸纹和防滑凹纹,能防止硅胶吸盘和凸环侧壁接触时相互间轴向和周向的移动,进一步保证称重物(羽绒)的输送时,输出管与称重箱的密闭,防止被称重物(羽绒)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称重箱的吸盘连接结构,其能保证称重时,输送管道与称重箱无接触,保证称重的精度;称重箱内被称重物转移时,输送管道与称重箱密闭贯通,防止被称重物泄漏。且本连接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称重箱的吸盘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输送管1和第二输送管2,第一输送管1和第二输送管2同轴;第一输送管1靠近第二输送管2的一端固定有硅胶吸盘3,所述硅胶吸盘3为多层吸盘;第二输送管2靠近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设有凸环4;硅胶吸盘3的开口与凸环4相对,硅胶吸盘3和凸环4存在间距,间距为0.3~0.5mm;所述硅胶吸盘3的外径小于等于凸环4的外径。所述凸环4的一侧壁与硅胶吸盘3相对,该侧壁垂直于第二输送管2并与第二输送管2开口持平。所述硅胶吸盘3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凸纹,所述凸环4侧壁上设有与防滑凸纹相配合的防滑凹纹。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件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动力转向管专用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