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渗透压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385.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薛立新;杜旭东;黄燕;陈修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体 渗透压 测试 装置 | ||
1.一种渗透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渗透池,所述渗透池内部装有膜,所述膜将所述渗透池内部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
加液部,待测液体通过所述加液部加入到所述渗透池的第一腔;
视镜部,所述视镜部设置在所述渗透池上端,且内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mm-5mm,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渗透池的第一腔相通;和
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包括压力缓冲室,压力表、气体输送部,其中,所述压力缓冲室设置在所述视镜部上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缓冲室相通;所述气体输送部与所述压力缓冲室相通,用于将气体输送至所述压力缓冲室内;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压力缓冲室上,用于检测所述压力缓冲室内气体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将渗透池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中部具有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元件;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一纵筋;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横梁、第一纵筋、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加液口,所述待测液体通过所述加液口由所述加液部加入到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池还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设置在所述膜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与第二壳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室包括上盖体和底座板,所述上盖体和底座板形成的内部空腔用于充入气体,所述底座板设置在所述视镜部上端,且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空腔相通,且所述底座板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部为玻璃柱,所述玻璃柱内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玻璃柱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i)所述玻璃柱的直径为1cm-20cm;
(ii)所述玻璃柱的承压范围为100-200大气压;
(iii)所述玻璃柱上具有刻度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部包括:
气体盛载部,用于盛载气体;
气体输送管,包括送气管,放气管,所述送气管用于将气体由所述气体盛载部输送至所述压力缓冲室内,所述送气管上设置三通,连接所述放气管,用于放出所述压力缓冲室内的气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管上设置一球阀;所述送气管上依次设置一气体调节阀、一球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部包括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与所述渗透池的第一腔相通,且所述加液管上设置一阀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为正渗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3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供电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片上系统的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