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钢管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216.8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红;马洪海;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656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钢管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钢管夹具。
在运输不锈钢管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铁箱,铁箱的长度尺寸与不锈钢管的长度尺寸相差很少,人工直接手抬钢管两端进行装卸作业时,活动空间受限,无法装入,且铁箱高度高,人工直接手装卸最底几层时,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失手造成钢管之间互相撞伤,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经过抛光、酸洗后的不锈钢管直接用手接触会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并且不影响不锈钢管美观的手动钢管夹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动钢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驱动握把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握把上,并且驱动握把的另一端与固定握把构成夹持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均呈L形;所述驱动握把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握把的拐角处,并且驱动握把的另一端呈圆弧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之间铰链在一起。所述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之间轴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是由¢12的圆钢材料制成的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的拐角处角度为10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通过对驱动握把的按压操作,带动驱动握把靠近钢管端,与呈圆弧形的端部共同作用夹紧钢管的夹持部,可轻松自如地将不锈钢管夹持搬运,是一种手工搬运钢管类圆形物体的良好工具,极具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并且不影响不锈钢管美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通过对驱动握把的按压操作,带动驱动握把靠近钢管端,与呈圆弧形的端部共同作用夹紧钢管的夹持部,可轻松自如地将不锈钢管夹持搬运,是一种手工搬运钢管类圆形物体的良好工具,极具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并且不影响不锈钢管美观。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握把;2‑连接轴;3‑驱动握把;4‑夹持部;5‑钢管。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手动钢管夹具,包括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驱动握把3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握把1上,并且驱动握把的另一端与固定握把构成夹持部4。夹持部4能够牢牢的夹持住钢管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均呈L形;所述驱动握把3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握把1的拐角处,并且驱动握把3的另一端呈圆弧形。
另外,所述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之间铰链在一起,或者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之间轴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连接轴2,利用连接轴2连接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是由¢12的圆钢材料制成的固定握把和驱动握把。所述固定握把1和驱动握把3的拐角处角度为100°。
通过对驱动握把的按压操作,带动驱动握把靠近钢管端,与呈圆弧形的端部共同作用夹紧钢管5的夹持部4,可轻松自如地将不锈钢管夹持搬运,是一种手工搬运钢管类圆形物体的良好工具,极具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劳动强度并且不影响不锈钢管美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