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789.9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贺先兵;王海华;张苏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摩托车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智能控制装置。
传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N‑S交替变换,通过三个电角度为120°霍尔进行控制电机的运转。无法精确控制电机运行,电机的运行里程和寿命都比较短。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智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电机,还包括霍尔装置和感应装置,其中霍尔装置包括感应霍尔和霍尔线路板,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磁钢和安装环,霍尔线路板通过第二固定螺钉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感应霍尔安装在霍尔线路板上,安装环安装在电机端盖组件上,感应磁钢按照N、S交替的规律排列在安装环上。
感应霍尔与感应磁钢之间留有一定空气隙。
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通过采集霍尔感应出的相位角相差90度的正弦波形,可以更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运行。以此实现更加准确的精度控制和效率的提高,改善了整车的骑行舒适性和延长了整车运行的续行里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定子组件 2、轮毂组件 3、固定螺钉1 4、端盖组件 5、固定支架 6、霍尔线路板 7、固定螺钉2 8、安装环 9、感应磁钢10、固定螺钉3。
1、定子组件 2、轮毂组件 3、固定螺钉1 4、端盖组件 5、固定支架 6、霍尔线路板 7、固定螺钉2 8、安装环 9、感应磁钢10、固定螺钉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序号5)安装在定子组件(序号1)中的轴上,霍尔线路板(序号6)通过固定螺钉2(序号7)安装在固定支架(序号5)上。霍尔线路板上安装有成一定角度的霍尔元件。
安装环(序号8)安装在端盖组件(序号4)上,安装环与端盖组件为通过紧压的方式配合。感应磁钢(序号9)按照N、S交替的规律排列在安装环(序号8)上。
霍尔元件与感应磁钢之间留有一定空气隙。
端盖组件(序号4)与轮毂组件(序号2)用固定螺钉1(序号3)连接在一起,两者可以与定子组件(序号1)相对转动。
通过控制器给电机通电后,端盖与轮毂组件从静止状态启动运转。感应磁钢与霍尔元件便有了相对运动,正弦波形由此产生。
工作原理:
N‑S交替变换,使位置传感器产生相位差90°的正弦波形,结合正反转信号产生有效的状态编码信号,通过逻辑组件处理,将直流母线的电压依次加在三相上,每种状态下仅有两相导通。转子每转过一对N‑S级,固定组合的几种状态依次导通,使电机连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两个平面感应霍尔,N‑S交替变换,产生相位差90°的正弦波波形来检测电机当前位置转子的极性。控制系统通过此正弦波形输入相应设定好的波形电流来控制电机平稳运行,以此实现更加准确的精度控制和电机运行效率的提高,改善了整车的骑行舒适性和延长了整车运行的续行里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八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装配时的专用夹具
- 下一篇:大功率的伺服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