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房用升降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668.4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文;吴东;李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军文;吴东;李挺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房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房用升降杆。
背景技术
现有活动房一般的基面建设在土面或水泥面或者木制结构的地面上,由于活动房为临时性的住所,将地面浇注为水泥地面,造成一定的浪费,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而将地面上直接铺设木制或铁皮地板,由于地面潮湿,基本见不到阳光,长时间会使木板发霉,铁皮地板生锈,一方面造成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又给住户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另外在雨季较多的时期,常常会出现房屋被雨水浸泡的问题。另外,在野外工作时需搭设临时工作区时,多数情况下无现成平整的场地基础可以依托,为搭设临时房屋时,进行场地平整和硬化,费时、费力、费钱,不利于环保,作业结束后场地难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活动房的地面会存在潮湿和可能被雨水浸泡,以及搭设临时房屋时,进行场地平整和硬化比较费时、费力、费钱,不利于环保,而且作业结束后场地难恢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制备一种活动房用升降杆。
一种活动房用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固定块,固定于固定块上的伸缩杆,与伸缩杆适配的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上的顶板。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伸缩杆与套管为螺纹连接。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伸缩杆与套管为液压杆。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套管与顶板焊接与一体。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套管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与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连接的驱动单元。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水位传感器为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位传感器。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湿度传感器为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度传感器。
实现以上特征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升降杆为多个,并且矩形或环形阵列于房屋底板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
2、通过在房底安装多个升降杆,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房屋潮湿的问
题,可以通过控制升降杆的高低,使房屋脱离浸水面,保持房屋底面的干爽。
3、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位传感器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度传感器将获取的信息直接传输到室内,由用户在室内直接控制伸缩杆的高度,使用非常方便。
4、具有地形适应性强、搭设速度快、用途广泛、绿色环保的优点。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固定块2;伸缩杆3;套管4;顶板5;升降杆6;湿度传感器7;
水位传感器8;驱动单元9;房屋底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房用升降杆,升降杆6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固定块2,固定于固定块2上的伸缩杆3,与伸缩杆3适配的套管4,以及设置于套管4上的顶板5。伸缩杆3与套管4为螺纹连接。伸缩杆3与套管4为液压杆。套管4与顶板5焊接与一体。为了对房屋底部的潮湿度进行准确的检测,在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7。为了检测房屋底部的积水程度,套管4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8。伸缩杆3内设置有与湿度传感器7和水位传感器8连接的驱动单元9。通过湿度传感器7和水位传感器8检测到潮湿度和水位尺度,若大于预设值,由驱动单元9驱动伸缩杆3对其高度进行调整,使整体房屋离开潮湿或有水面地面的一定位置,为了检测和控制方便,该水位传感器8可以选定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7为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度传感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位传感器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度传感器将获取的信息直接传输到室内,由用户在室内直接控制伸缩杆3的高度。为了满足不同形状和重量的活动房,升降杆6为多个,并且矩形或环形阵列于房屋底板10的下端,工作时由多个升降杆6同步工作,将活动房提升一定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军文;吴东;李挺,未经朱军文;吴东;李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多种通话模式的信号转换装置
- 下一篇:新型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