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金属表面纳米覆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7708.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建;周宏宇;谢昭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7/04 | 分类号: | C21D7/04;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属表面 纳米 覆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金属表面纳米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是指仅在材料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层,而基体材料仍保持原始的粗晶结构和化学成分,即实现表面纳米化。由于材料失效大多发生在表面,而且材料的疲劳、腐蚀、磨损对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极其敏感,所以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能的优化能大大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另一方面,在抑制裂纹起源方面,细小晶粒优于粗晶粒,反过来在抵抗裂纹扩展方面,粗晶优于细小晶粒。因此若能获得表面是细晶而心部是粗晶的材料,将大大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表面纳米加工的装置通常是采用风机散热,在加工装置上装一个风箱利用风扇散热。由于风机散热是外部散热,效果不理想。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操作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散热方式有效便捷的且能自动自行金属表面纳米覆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金属表面纳米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箱、移动装置、伸缩杆、换能器和加工头,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具有导轨和移动平台,所述收缩杆一端设置于壳体内,另一端与加工元件连接,所述控制箱设冷却液箱、冷却液控制器以及超声波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控制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器和伸缩杆之间设有相贯通的液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移动平台的行走电机。
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移动装置的往复移动来带动壳体移动,使得加工头自动对加工元件进行加工,同时由控制箱中的冷却液控制器控制冷却液通过管道进入换能器和伸缩杆内的液体通道,对换能器和伸缩杆冷却降温,冷却液在流经加工头对其进行冷却。或者由控制箱中的冷却液控制器控制冷却液进入外壳内,冷却液通过换能器、伸缩杆的外部对其降温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对加工元件进行加工,且散热效果更为明显,延长使用寿命,结构调整更为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金属表面的纳米覆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金属表面纳米覆盖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箱2、移动装置3、伸缩杆4、换能器5和加工头6,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具有导轨7和移动平台8,所述收缩杆4一端设置于壳体1内,另一端与加工头6连接,所述控制箱2内设有未图示的冷却液箱、冷却液控制器以及超声波发生器。
其中,所述壳体1和控制箱2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移动装置3上,优选,可在移动平台上设有突出物和在壳体1和控制箱2上设有与该突出物相对应的凹槽。
此外,所述换能器5和伸缩杆4之间设有相贯通的液体通道,超声波发生器可通过类似于导线的连接体与换能器5进行相连。以及在所述移动装置3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移动平台8的行走电机。
为了使得对加工元件进行有效的覆盖,加工头6优选可为转动的球体或柱体。
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开启行走电机来带动移动装3置的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壳体1的往复移动,使得加工头6自动对加工元件进行加工,同时由控制箱2中的冷却液控制器控制冷却液通过管道进入换能器5和伸缩杆4内的液体通道,对换能器和伸缩杆冷却降温,冷却液在流经加工头对其进行冷却。或者由控制箱2中的冷却液控制器控制冷却液进入外壳内,冷却液通过换能器5、伸缩杆4的外部对其降温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对加工元件进行加工,且散热效果更为明显,延长使用寿命,结构调整更为简易,且能实现对大面积的工件自动金属表面纳米覆盖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覆盖质量的功效。
以上只是对由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优选实施例的一部分进行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被解释为由如上的实施例进行限定,将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作为其根本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当被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7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