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631.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良;林柱英;王志勇;郑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峰索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安全保护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高空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的安全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时,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者通常需要穿戴安全带。其中,申请号为20112049455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带,该安全带由吊环、与吊环连接的环形的胸部织带、腿部织带以及连接所述胸部织带与所述腿部织带的连接带组成,所述胸部织带环绕于人体的胸部位置,所述腿部织带环绕于人体的腿部位置。
坠落过程中,作业者下落速度非常快,对安全带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力,然而,现有的安全带受力点分布不均匀,只依靠胸部织带以及腿部织带吸收冲击力,因此,往往容易导致作业者的腰部、四肢、肩部、胸部甚至内部器官的损伤,故无法确保作业者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安全带受力点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作业者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其包括:用于与外界悬挂器件连接的背部挂环、左带体、右带体、臀带以及胸带;
所述左带体具有用于绕在人体左胸部的第一前带、用于绕在人体左背部的第一后带以及用于环绕在人体左腿的第一腿带;所述第一前带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挂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腿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后带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挂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腿带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右带体与所述左带体对称设置,所述右带体具有用于绕在人体右胸部的第二前带、用于绕在人体右背部的第二后带以及用于环绕在人体右腿的第二腿带;所述第二前带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挂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腿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后带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挂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腿带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臀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腿带和所述第二腿带之间;
所述胸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前带与所述第二前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的围绕方式符合人体结构,在发生坠落时,安全带对人体左右背部、左右腿部以及臀部的冲击力能均匀吸收,从而避免人体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带和第二前带为同一整条带借由背部挂环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后带和第二后带为同一整条带借由背部挂环弯折形成,从而使得制作加工时,工艺简单,且比起不是同一整条带构成的,同一整条带各部分相互关联,受力比较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一后带与所述第二后带之间设有后背网。所述后背网可降低第一后带对左背部的压强以及第二后带对右背部的压强,从而使得人体感觉更加舒适;同时在制作时便于准确定位两条后带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带以及所述第二前带分别设有吊环。该吊环为作业者提供另一个悬挂点,从而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
优选的:所述背部挂环具有圆孔和位于圆孔下方的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圆孔部分用于外部悬挂器的勾搭,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用于第一前带、第二前带的连接,以及第一后带和第二后带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还具有五个可调节扣件,五个可调节扣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前带、所述第二前带、所述第一腿带、所述第二腿带以及胸带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前带、所述第二前带、所述第一腿带、所述第二腿带以及所述胸带的长度均可调节,故可适用各种体形的作业者。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进一步包括多个日字扣,所述第一前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腿带的一端通过一日字扣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前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腿带的一端通过另一日字扣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胸带包括左胸带和右胸带,所述左胸带和所述右胸带通过一日字扣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的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的处于人体穿着状态的立体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的未组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背部挂环1 左带体2 第一前带21
第一后带22 第一腿带23 吊环24
右带体3 第二前带31 第二后带32
第二腿带33 臀带4
胸带5 左胸带51 右胸带52
后背网6 可调节扣件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带,其包括:与外界悬挂器件连接的背部挂环1、左带体2、右带体3、臀带4、胸带5、后背网6以及五个可调节扣件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峰索具有限公司,未经建峰索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