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保健电吹风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5640.3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启祥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保健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如今电吹风已经成为人们用来吹干和定型头发的一种小家用电器,现有的电吹风主要是由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风机和电热元件组成;通电后风机转动,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经过电热元件,由开关控制变成从出风口送出的热风或冷风。
然而传统的电吹风只具有单一的吹干功能,主要是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不具有其他譬如在理疗方面的辅助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辅助理疗效果,对人体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远红外保健电吹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远红外保健电吹风,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电热元件和风机,所述电热元件设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电热元件的后端,所述电热元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远红外芯片。
所述电热元件包括丝架和绕在所述丝架上的发热丝,所述丝架的前端形成用于嵌入所述远红外芯片的凹部。
所述丝架的外沿设有一组用于对所述发热丝定位的凹槽,所述每个凹槽的底部距所述丝架的中心轴的距离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远红外芯片置于电吹风的出风口处,在吹出风的同时可以使远红外芯片辐射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从而获得良好的保健效果。
2、根据远红外芯片幅射光波的需要重新选择电吹风的外壳材料,由塑料外壳改成特殊铁合金,使之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热。传统的电吹风使用时间达30分钟以上即会发热烫手甚至会产生变形,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间达50小时以上筒身也不会发热,筒体温度始终接近常温,从而保证了电吹风的使用寿命。
3、丝架的前端具有一凹部用于嵌入远红外芯片,不需要再占用机壳内有限的空间来另外放置远红外芯片,使电吹风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4、丝架的外沿设有用于对发热丝定位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距所述丝架的中心轴的距离不同,使得绕在其上的发热丝可以在径向上相互错开,流经的气流能够被充分加热,从而使远红外芯片的辐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元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保健电吹风,包括壳体100以及安装在壳体100内的电热元件200和风机300,其中:
壳体100的前端为出风口110,其后端为进风口120;电热元件200设在靠近出风口110的位置,风机300设在电热元件200的后端,电热元件200的前端设有远红外芯片400。
如图2所示,电热元件200包括丝架210和发热丝220,丝架210的前端形成用于嵌入远红外芯片400的凹部,发热丝220绕在丝架210的外沿,丝架210的外沿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发热丝220定位的凹槽211,用于防止发热丝220移动,其可以通过绕丝机将发热丝220绕在凹槽211上,也可以手工绕制,多个凹槽211的底部距丝架210中心轴的距离不同,因此绕在其上的发热丝220可以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实现在通风道内均匀分布,与流经的空气接触面积更大,气流经过发热丝220时能被充分加热从而产生高热气流,使位于前端的远红外芯片400的辐射效果更好。
远红外芯片400是由Zr、Fe、Mn、Si等无机氧化物按一定比例配备,并加入催化剂Zns、Cu经高温压制而成,电吹风通过底部的电源线150通电后,风机300转动,发热丝220发热,从进风口120吸入的空气通过发热丝220的加热形成热风,远红外芯片400在热风的影响下辐射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在风机300的吹送作用下渗入到人体内,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可引起人体内细胞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振吸收分子间磨擦生热形成的热反应,促进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并使微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因此有利于消除血管内沉积物及有害物质;并且可加速体内组织的新陈代谢,起到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启祥,未经任启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5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用陶瓷无纸转移印花料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家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