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487.2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红;鲍鹤玫;吕艳清;周旭;崔燕萍;张昕;刘素霞;于燕波;沙花燕;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03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止 拔针后 穿刺 点渗血 压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
背景技术
穿刺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许多疾病需要通过穿刺(如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留取相应标本进行检验以明确诊断,更多的患者需要通过各种穿刺完成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如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等)。而在应用各种穿刺技术的同时,对于许多凝血机制受损、或胸腹等腔体液体较多、或有水肿等的患者,常在穿刺拔针后出现穿刺点渗血(液)等情况,我院在2012年的1000多例胸腹腔穿刺及肌肉注射等患者中,其穿刺点渗血(液)成为我院肝病患者各种穿刺拔针后护理工作的最主要内容,以往我们通过采取穿刺点放置厚棉纱、绷带包扎等措施,其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穿刺后频繁换药的医护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血性渗出的污染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负面心理,更增大了穿刺点局部感染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穿刺点渗血(液)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压片的一个侧面为平面,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空腔,该空腔的开口大于穿刺点创面;本技术方案中压片为平面的一侧,用于刚拔针的穿刺点;有空腔的另一侧,用于穿刺拔针后数日仍有渗血(液)并需要局部放置棉纱或止血药等的穿刺点,设置空腔的目的在于能嵌入并固定穿刺点局部放置的棉纱或止血药等,用于数日后仍有渗血(液)需要局部应用棉纱或止血药等的穿刺点,在空腔周围的压片紧贴穿刺点周围皮肤的同时对穿刺点起到压迫和治疗等作用;本压片平面的一侧有利于穿刺点局部伤口收缩,避免局部渗血(液),从而促进穿刺点局部的组织修复;有空腔的一侧,可嵌入固定棉纱或止血药等,对拔针后数日仍有渗血(液)并需要局部放置棉纱或止血药等的穿刺点可起到压迫和治疗等作用,又因压片自身的弹性能使其与穿刺点周围皮肤紧密地帖服,有利于保护穿刺点部位组织修复的稳定环境,促进穿刺点局部的皮肤愈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空腔设置在压片的中心部位。
为了在减少穿刺点渗血(液)的同时能够预防和治疗因局部渗血(液)所易引发的局部感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压片与穿刺点接触的侧面设置有药物缓释膜层;该药物缓释膜层可以是抗生药缓释膜层、消炎药缓释膜层等各种用于治疗的药物缓释膜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压片本身也可以是由抗生药、消炎药等制备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所述压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压片;当人的皮肤外层包覆不透气的薄膜或硅胶时会在包覆处的皮肤表面形成水气,这样容易使穿刺点感染,因此采用可降解材料的压片,使压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解,从而保证了穿刺点处的干燥和卫生,避免产生新的感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所述压片为硅胶片;本技术方案选用硅胶片是由于硅胶片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局部皮肤不会发生损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所述压片为圆形或椭圆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空腔内部为球面或圆柱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在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下述步骤:
(1)、对于刚拔针的穿刺点使用平面的一侧,将压片平置于穿刺点上,在压片外层包扎医用纱布,用胶布等固定;或
(2)、对拔针后数日仍有渗血(液)并需要局部放置棉纱或止血药等的穿刺点使用有空腔一侧,先将棉纱或止血药等嵌入压片空腔中使其平齐或略突出于空腔平面,再将压片空腔向下覆盖在渗血(液)的穿刺点上,在压片外层包扎医用纱布,用胶布等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片作为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工具,由于压片较小,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局部缺血的危害。
2、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片的两侧均能用于阻止穿刺后穿刺点的渗血(液),其中平面的一侧,用于刚拔针的穿刺点;有空腔的另一侧,用于穿刺后数日仍有渗血(液)需要局部放置棉纱、止血药等的穿刺点;本压片平面侧有利于穿刺点局部伤口收缩,避免局部渗血(液),从而促进穿刺点局部的组织修复;压片的空腔侧,可嵌入固定棉纱或止血药等,对拔针后数日仍有渗血(液)并需要局部放置棉纱或止血药等的穿刺点可起到压迫和治疗等作用,又因压片自身的弹性能使其与穿刺点周围皮肤紧密地帖服,有利于保护穿刺点部位组织修复的稳定环境,促进穿刺点局部的皮肤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