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筏板混凝土地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210.X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管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自立;管光宇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筏板 混凝土 地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弱地基建筑工程的地坪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沿海围垦造地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围垦的吹填土虽经真空预压处理,但仍然处在高压缩性、流动性的状态,其下又为特软弱的、深厚的、淤泥、软粘土地基,而且,往往自然地坪面较低还要数米大面积人工回填土,这就造成室内地坪严重沉陷,真接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
为解决此一工程问题,有的采用水泥搅拌进行地基加固或配合其它的刚性桩处理;不仅处理费用大,效果不显著;难以一次性解决地坪的下陷与开裂,甚至需作多次修复加固直接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吹填土、软弱地基土的倒筏板混凝土地坪。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筏板地坪,包括钢筋混凝土地坪,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地坪的下部附有正交网格肋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正交网格肋梁是连接各框架立柱。所述网格肋梁为原有桩承台的地梁上升或是后增设的柱间连接梁。
该肋梁的底膜利用场区第一次回填土夯实作基层,由肋梁与柱整浇一起构成网状的格栅型,在格栅内进行人工压密、夯实片石、石碴冲水灌砂沉陷稳固后作地坪胎膜。然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地坪并与肋梁、柱整构成倒置的筏板基 础。
由于回填土的压密、挤扩使格栅肋梁产生侧壁摩阻力,使回填土内形成拱体应力(又称格栅效应)起着防止回填土下陷、下沉作用;当其格栅尺寸较大或场区回填量较厚或使用荷载较大,需要配合地基处理如施加水泥搅拌桩或其他刚性桩加固地基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它能一次性解决混凝土地坪的下陷与开裂;同时它形成一个倒置筏板基础,它能提高建筑的安全度与控制沉降能力。具有造价经济与一筏二功能作用。
下面结合附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筏板混凝土地坪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倒筏板混凝土地坪的剖面图。
图中说明:1.混凝土筏板,2筏板肋梁,3.框架立柱,4.桩承台,5.水泥搅拌桩,6.第一次回填土,7.第二次回填土,8.肋梁侧壁摩阻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倒筏板混凝土地坪包括混凝土筏板1,混凝土筏板下部与框架柱相连接的筏板肋梁2,肋梁采用原有桩承台的连系地梁上升或另设置的桩间连系梁。
该倒筏板混凝土地坪实施时,预先在地坪1分格中部置入水泥搅拌桩5,其水泥搅拌的间距与数量应满足地坪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其深度一般为12-15 米,待水泥搅拌桩与淤泥、吹填土凝固稳定并达到强度后再进行第一次回填土6,然后按下工序实施:
1.整浇桩基承台与框架下柱(预埋插筋)至肋梁底;
2.整浇肋梁(箍筋外露)与框架下柱至地坪下;
3.在格栅内进行第二次回填土夯实至地坪下;
4.地坪上、下板筋穿过肋梁上部并与肋梁架立筋、箍筋整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自立;管光宇,未经管自立;管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埋设电线管及水管的安全保温空心砖
- 下一篇:一种逃生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