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溶胶净化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025.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李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C01B33/14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溶胶 净化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溶胶净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硅溶胶是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涂料、纺织、精密抛光等领域。
国内的硅溶胶生产技术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和硅粉水解法。
硅粉水解法的生产工艺要主要是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加入碱性催化剂,升温至合适温度后,加入硅粉,使硅粉在碱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硅酸并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反应持续一定的时间,待硅粉基本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降温,最后用板框过滤机过滤,得到的滤液就是硅溶胶。
在硅粉水解法的生产工艺中,目前的过滤技术是采用板框过滤机用300-40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但这种过滤方式并不能完全除去非常细小硅粉等固体杂质,因此生产出来的硅溶胶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在容器的底部会形成少量黑色沉淀,有时甚至过滤出来的硅溶胶的透明度不好,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硅溶胶净化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密封容器,密封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密封容器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滤布、纤维球层、第二滤布和陶瓷填料层,第一滤布挡在出料口的上方,第二滤布隔开纤维球层和陶瓷填料层,密封容器上位于陶瓷填料层的上方设有排气口和进料口。
为了使纤维球层不易松动,所述的纤维球层的层厚为1-1.5m,纤维球层采用涤纶纤维球,陶瓷填料层的层厚为0.3-0.6m。
为了便于维护过滤层,所述的密封容器包括罐盖和罐体,出料口设置在罐体的底部,第一滤布、纤维球层、第二滤布和陶瓷填料层设置在罐体内,排气口和进料口设置在罐盖上。
为了便于检测罐内的压力,所述的罐盖上设有压力表接口。
为了在工作时,罐盖和罐体密封可靠,所述的罐盖和罐体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罐盖的开合方便,所述的罐盖和罐体的一侧连接有活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硅溶胶中微小固体颗粒杂质彻底滤除,而且纤维球不会在硅溶胶中溶解,不会污染硅溶胶产品。纤维球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陶瓷填料取出,然后将纤维球用清水反冲进行再生,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适于对进过板框过滤机过滤后的硅溶胶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口;2、进料口;3、压力表接口;4、陶瓷填料层;5、第二滤布;6、纤维球层;7、第一滤布;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硅溶胶净化过滤装置,包括罐体和罐盖,罐体和罐盖组成一个密封容器,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8,罐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滤布7、纤维球层6、第二滤布5和陶瓷填料层4,第一滤布7挡在出料口8的上方,第二滤布5隔开纤维球层6和陶瓷填料层4,罐盖上设有排气口1、进料口2和压力表接口3。
罐盖和罐体通过螺栓连接。罐盖和罐体的一侧连接有活页。
最好:纤维球层的层厚为1-1.5m,纤维球层采用涤纶纤维球,陶瓷填料层的层厚为0.3-0.6m。由于硅溶胶的比重比较大,如常规30%-50%重量含量的硅溶胶比重约为1.2-1.4g/cm3,而涤纶纤维的比重约为1.38 g/cm3,所以需要在纤维球的上方填加适量的陶瓷填料,陶瓷的比重较大,用来压住纤维球,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纤维球上浮而造成纤维球层松动,影响过滤效果。
操作原理:硅溶胶由进料口2进入,连续穿过陶瓷填料层4、第二滤布5和纤维球层6,在此过程中,硅溶胶中所含的少量固体杂质逐渐被纤维球吸附,由于纤维球是由很细的纤维制造而成,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过滤后得到澄清的硅溶胶产品通过第一滤布7后经出料口8排出。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硅溶胶的流速,流速越慢,吸附效果越好,一般要使每m3纤维球内的硅溶胶流量小于1000L。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纤维球会吸附饱和,可将陶瓷填料取出,然后将纤维球用清水反冲进行再生,反复使用。
在过滤过程中,可以采用隔膜泵或者高位槽等来输送硅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