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991.0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绍杰;熊浩瀚;唐枫;刘祖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三花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试制 发动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罩的试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试制模具中,常用压紧定位装置对模具进行压紧和定位处理,压紧定位装置一般由夹紧件、连接板、定位销和定位型块组合而成。
中国汽车市场要求车型换代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进行试制、验证工作,传统包边模具加工周期长、结构相对复杂,不能满足试制短周期的要求,且传统包边模具相对于本实用新型消耗材料较多,相对成本也较高。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包边模具制作周期长,不能适应试制所需短周期的要求;结构复杂,造成材料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包括包边模具本体,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还包括安装平台和压紧定位装置,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压紧定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支座,所述压紧定位装置通过支座设置在安装平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紧定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包边模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包边模具本体内设置减重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包边主体的四周装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支座和压紧定位装置,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快速精确的对发动机罩进行包边处理,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罩内板和外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图1,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包括包边模具本体1、安装平台2和用于对包边模具本体1进行压紧、定位的压紧定位装置3,安装平台2上设置压紧定位装置3。
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还包括支座4,压紧定位装置3通过支座4设置在安装平台2上。
包边模具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台,可以减少精加工量、节约加工成本。
凸台的数量为8个,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底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两个凸台,在用于放置模具本体1的放置面不平时,也能够稳固放置。
包边模具本体1内设置减重孔,减少了铸件数量,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见图2,在模具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上装有压紧定位装置3,压紧定位装置3上安装有压紧件4,压紧件4上焊接有翻转臂5,翻转臂5上通过螺钉和销钉联结有调整块6,调整块6通过螺钉和销钉联结有定位销座7,定位销座7上加工有导向孔,定位销8通过导向孔和发动机罩内板11上的铰链孔对发动罩内板11的位置进行定位。在压紧定位装置3和翻转臂5上分别安装有上、下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使翻转机构的精度更高,在发动机罩外板12上用连接6个外板定位块9,通过定位块对外板边界进行定位,然后进行内、外板的包边。为使包边精度更高,在包边模具本体上设有3个检测基准孔,数控机床加工出包边模具本体1的型面及检测基准孔后,利用三座标测量机对翻转机构进行调试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试制发动机罩的包边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包边主体的四周装有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上设置支座4和压紧定位装置3,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快速精确的对发动机罩进行包边处理,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三花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三花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