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189.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畅;王惠勇;张景前;陈永欣;巩文学;李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祥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滤池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后用来灌溉营造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湿地。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农村生活污水,食品行业、宾馆、饭店污水,畜禽污水和微污染河水等。这些污水大多不经处理直接顺村庄街道两旁的阳沟排往河流,或在阳沟内蒸发,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湿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包括湿地池,所述湿地池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卵石层、细沙层、矿渣层、土壤层和生物滤室;所述湿地池的下部设有处理水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湿地池内的卵石层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湿地池内的土壤层和生物滤室种植莲藕等水生植物,农村污水先经处理去除较大杂物后,再经除油,然后再通过处理水连接管输送到湿地池,以供水生植物的生长。本实用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 2、卵石层 3、生物滤室 4、土壤层 5、矿渣层 6、细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包括湿地池,所述湿地池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卵石层2、细沙层6、矿渣层5、土壤层4和生物滤室3;所述湿地池的下部设有处理水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与湿地池内的卵石层2连通。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采用砖混结构,可建成半地下或地上式。布水和集水系统为穿孔PVC管,布水区和集水区的填料采用粒径较大的卵石。为了提高磷的去除能力,可在细沙层上使用矿渣或炉渣废料构成矿渣层吸附水中可溶性磷。湿地池底和四周的防渗层可采用混凝土层或铺垫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油毛毡。在矿渣层上面辅埋一层土壤层供水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层上面的生物滤室内布设生物膜,里面的渗滤水可养殖鱼类。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是利用人工填料形成的水生植物、鱼虾生物和微生态系统来进行污水进一步净化的一种水处理技术。颗粒物的过滤主要由填料层完成,可溶性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和水生植物根系去除、鱼类去除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以及藻类。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的植物以水生植物为主,种植的植物可选取当地品种,如莲藕、芦苇、香蒲、菖蒲等。根据周围环境也可进行植物组合或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水生花卉,或对构筑物作适当调整和装饰美化,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具有景观功能。鱼类以泥鳅、红草鱼、鲢鳙鱼为主。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具有投资费用省,运行时无能耗,运行费用很低,维护管理简便,水生植物和观赏鱼类可以美化环境,产生经济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滤料具有除磷功能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适用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特别适用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需要深度除磷地区。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吨水处理成本约为污水处理厂的10%左右,但对土地需求约为污水处理厂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是自维持的人工生态系统,本身的维护工作很少,仅需要进行每年一度的植物收割。对可溶性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填料的吸附完成的,可使用数年。
本实用新型生物滤池湿地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在冬季,植物枯萎,去除效果会有所下降。表面在冬季时也要避免结冰,冰面使污水不能下渗,处理效率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祥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祥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