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预制方桩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740.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倪红;左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制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一种建筑基础用桩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口字型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方桩接头。
众所周知,混凝土预制方桩因其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打桩时,会出现因地质条件不良或桩长不足等原因,桩尖位置达不到不了持力层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接桩。传统的接桩方式大多采用人工焊接,并且焊接质量受人为因素和天气条件影响,焊缝质量难以控制,费时费力,同时抗拉性能也难以完全完全保证,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口字型方桩连接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连接方便的混凝土预制方桩快速接头,以提高接桩过程中的接桩效率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接头,它包括上桩1和下桩3,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桩1的下端设有内凹结构2,所述的下桩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内凹结构2相配的上凸结构4,所述的上凸结构4插入所述的内凹结构2中并通过接头螺栓5连接。
所述的接头螺栓5的数量为每个面至少两个且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制桩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能大幅度提高了接桩效率,同时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事故隐患和对焊接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而且具有接桩成本低,接桩质量好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制桩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能大幅度提高了接桩效率,同时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事故隐患和对焊接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而且具有接桩成本低,接桩质量好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连接而成的桩的整体刚度强,定位性好,易于拼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混凝土预制方桩接头,它包括上桩1和下桩3,所述的上桩1的下端设有弹性钢材制造的内凹结构2,该内凹结构2可预先与上桩1上的主钢筋焊接相连以确保内凹结构与上桩的连接强度,所述的下桩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内凹结构2相配的上凸结构4,上凸结构4也可采用弹性钢材制造,它也可在预制下桩时预先与下桩钢筋焊接相连以确保连接强度,所述的上凸结构4插入所述的内凹结构2中并通过接头螺栓5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上桩与下桩的连接强度,每个连接面上的接头螺栓5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均匀布置在各个面上,为了连接方便,每个内凹结构2及上凸结构4上的用于旋装接头螺栓5的螺栓孔6的位置误差应严格控制。
操作时,首先调整上桩的位置,使上桩的轴线与下桩的轴线尽量相重合,调整上桩慢慢移至相接触位置,当上桩和下桩扣合时,说明预制桩接桩完成,可以用接头螺栓固定。在实际工程中,螺栓的数量及形状可以根据预制方桩特征进行调整,比如可以每侧布置3个螺栓。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水环境研究的岸边和中心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