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剂杯填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696.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常艳刚;张贵德;王洪峰;孙金昌;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32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剂 填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真空填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剂杯填料装置,主要应用于电气产品树脂浇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树脂应用行业领域,现有的促进剂杯填料装置包括:促进剂杯、下料管和下料阀门。促进剂填充在促进剂杯中,此时下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罐体内的树脂完成真空脱气后,打开下料阀门,促进剂将沿着下料管流入罐体,与脱气后的树脂进行反应。此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树脂完成脱气后,罐体内为真空状态,而促进剂杯未填料部分为常压状态,当打开下料阀门进行放料时,由于两容器存在压力差,导致部分促进剂在管口处发生漂移现象,无法与树脂接触发生反应,造成促进剂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促进剂杯填料装置的改进结构,能解决以往由于促进剂杯与罐体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导致的促进剂漂移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促进剂杯填料装置,包括促进剂杯杯体、下料管、下料阀门,其特征在于:在促进剂杯杯体上方侧面连接侧接管,在侧接管下方安装承插阀接管。
所述的促进剂杯杯体下部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促进剂杯杯体上方侧面连接侧接管和承插阀接管,使促进剂杯杯体与罐体之间能实现相通与断开的切换,当承插阀接管的阀门开启时,促进剂杯与罐体相通,两容器内的压强最后能达到相等,避免现有产品由于罐体与促进剂杯存在压强差而导致在填料时促进剂发生漂移现象,不仅保证了罐体内的真空度和浇注产品的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物料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过反复实验和现场工作证实效果显著,极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促进剂杯填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零件:1、促进剂杯杯体,2、下料管,3、下料阀门,4、侧接管,5、承插阀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促进剂杯填料装置,它包括促进剂杯杯体1、下料管2、下料阀门3、侧接管4和承插阀接管5,促进剂杯杯体1下方设计成锥形,保证促进剂能够顺利的流到罐体内。下料管2与促进剂杯杯体1下方相连,下料管2长度应能伸入到罐体内。下料阀门3位于促进剂杯杯体1与罐体之间的下料管2上,促进剂杯杯体1上方侧面连接侧接管4,承插阀接管5安装在侧接管下方。为了保证密封性,承插阀接管5与侧接管4的采用铜焊或胶封连接。承插阀接管5的长度应能伸入到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树脂装入到罐体后,将下料阀门3和承插阀接管5均设置为关闭状态,向促进剂杯杯体1中填充促进剂,促进剂填充后密封促进剂杯。开启承插阀接管5,使罐体与促进剂杯杯体1相通,对罐体内的树脂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由于此时罐体与促进剂杯杯体1是相通的,故树脂脱气处理后,罐体与促进剂杯杯体1内均为真空状态。开启下料阀门3,促进剂通过下料管2流到罐体内。由于罐体与促进剂杯杯体1内的压强相同,所以促进剂在自重作用下流进罐内,避免了在管口处发生漂移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一次性婴幼儿发热用退烧敷带
- 下一篇:肝脏穿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