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电机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618.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巫传安;时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电机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的说是一种变频电机用电缆。
背景技术
几年来,变频调速电机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发展,年增长率超过了10%,变频电机具有较多的优点,比如说设备投资费用少,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节能,并且调速范围大,使用方便等,因此,当前在钢铁、石油、石化工业、纺织等方面广泛的使用,但是变频电机与变频电源之间的连接电缆,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的变频电机用的电缆安全系数低,电缆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容易被击穿,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且安全系数高的变频电机用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频电机用电缆,电缆包括缆芯,数根缆芯绞合后通过绕包带缠紧,在绕包带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绕包屏蔽层,在金属绕包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镀锌钢带铠装层,在镀锌钢带铠装层的外侧设置有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缆芯包括导体,在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在绝缘层的外 侧设置有屏蔽层,在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导体屏蔽层,在导体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护套层,在护套层的外侧设置有钢带绕包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金属绕包屏蔽层与镀锌钢带铠装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缆芯与绕包带之间填充有填充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电缆的隔离层外侧增加了镀锌钢带铠装层,对电缆形成了一个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也起到了附加性总屏蔽作用,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更好,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耐电压抗击性,能经受变频时的脉冲压,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有效消除电磁干扰,降低变频电机噪音,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体,2-绝缘层,3-屏蔽层,4-交联聚乙烯绝缘层,5-导体屏蔽层,6-护套层,7-钢带绕包层,8-绕包带,9-绕包屏蔽层,10-隔离层,11-镀锌钢带铠装层,12-护套层,13-填充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频电机用电缆,所述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导体1,在所述导体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2,绝缘层2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对电力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所述绝缘层2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3,在所述屏蔽层3的外侧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在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的外侧设置有导体屏蔽层5,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在所述导体屏蔽层5的外侧设置有护套层6,有效的保护了电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在所述护套层6的外侧设置有钢带绕包层7,有效保护电缆,增强电缆的牢固度,数根缆芯绞合后通过绕包带8缠紧,在所述绕包带8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绕包屏蔽层9,在所述金属绕包屏蔽层9的外侧设置有镀锌钢带铠装层11,对电缆形成了一个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也起到了附加性总屏蔽作用,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更好,在所述镀锌钢带铠装层11的外侧设置有护套层12,在所述金属绕包屏蔽层9与所述镀锌钢带铠装层11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0。
本实用新型在电缆的隔离层外侧增加了镀锌钢带铠装层,对电缆形成了一个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也起到了附加性总屏蔽作用,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更好,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在所述缆芯与所述绕包带8之间填充有填充条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耐电压抗击性,能经受变频时的脉冲压,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有效消除电磁干扰,降低变频电机噪音,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