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单级消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465.0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一水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消防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泵,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单级消防泵。
背景技术
从应用领域讲,消防泵主要安装在消防车、固定灭火系统或其它消防设施上,用作输送水或泡沫溶液等液体灭火剂的专用泵消防上用的泵,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不同的种类。以它全密封、无泄漏、耐腐蚀的特点,能够广泛用于环保、水处理、消防等部门用来抽送各类液体,是创建无泄漏、无污染文明车间、文明工厂的理想用泵;消防泵的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等方面考虑。但是,现有同类产品在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无腐蚀性介质用途时,其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与操作安全;同时,很多产品占地面积较大,若中心不平稳则会严重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泵扬程不便于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节,运行噪音较大。另外,很多缺陷还体现在位于这些泵体、叶轮、固定底座等主体部件之间的铺垫、密封及连接组件,这些都促使维护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行效率。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了结构组件、体积小、有利于增强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噪音较小、可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无腐蚀性介质的卧式单级消防泵,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单级消防泵,包括泵体、叶轮组件及固定底座,所述泵体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上表面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支撑座,所述泵体一侧安装泵盖,位于泵盖外部设置电机,位于泵体内部中心水平设置一个主轴并且该轴外端与电机转轴相接,与电机转轴相接位置处的主轴外端套有一个挡水圈,位于泵盖里侧的主轴外围套有一个机械密封件;所述主轴的里端安装叶轮组件。
所述泵体顶端水平插入一个螺塞,所述叶轮组件带有叶轮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单级消防泵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合理设置固定底座、叶轮与泵体三个主体部件的位置连接关系,泵吸入口与吐出口均为水平方向,简化了管路的连接,同时配合机械密封与挡水圈,简化了结构组件,具有体积小、有利于增强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噪音较小等优点,可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无腐蚀性介质;泵扬程可根据需要增减水泵级数并结合切割叶轮外径予以满足,而不改变安装占地面积;可适用于工民用建筑固定消防系统的给水,消防和生活共用的给水系统及建筑、市政、工矿、锅炉给水等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卧式单级消防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螺塞;2、泵体;3、叶轮组件;4、叶轮螺母;5、机械密封件;6、泵盖;7、挡水圈;8、电机;9、固定底座;1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卧式单级消防泵,包括泵体2、叶轮组件3及固定底座9,所述泵体2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9上表面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支撑座10,所述泵体2一侧安装泵盖6并且通过该泵盖6与泵体2通过法兰盘连接,位于泵盖6外部设置电机8,位于泵体2内部中心水平设置一个主轴并且该轴外端与电机8转轴相接,与电机8转轴相接位置处的主轴外端套有一个挡水圈7,位于泵盖6里侧的主轴外围套有一个机械密封件5;所述主轴的里端安装叶轮组件3并且通过叶轮螺母4锁紧,所述泵体2顶端水平插入一个螺塞1,其中的泵体2吸入口与吐出口均为水平方向,这也简化了管路的连接,同时配合机械密封与挡水部分,简化了结构组件,具有体积小、有利于增强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噪音较小等优点,可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无腐蚀性介质。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一水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一水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