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456.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段茨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茨尤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吸附 汽车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设备,特别涉及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氟利昂压缩机空调效率低、耗能大、对生态环境污染大,在一八三四年法国人珀尔帖发现了与塞贝克效应的效应后,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一九五四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固溶体有良好的制冷效果,中国在半导体制冷技术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成功制成了半导体制冷片,在一些相关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制冷效率一直以来,都不是太高,从而得不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曾有众多的科技人员,也尝试用半导体制冷片来做汽车空调,但由于效率低,散热不良,而不能实现成功愿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能、效率高、散热好、无污染的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包括水箱、水泵、风冷凝器、吸附式制冷器通过水管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吸附式制冷器与所述水箱之间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优选的,所述风冷凝器旁设置有轴流风机。
优选的,所述吸附式制冷器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的消音器上。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由半导体制冷棒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旁设置有贯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其中吸附式制冷器的工作,是通过发动机的消音器上低品位余热,通过对工质的吸附和解吸进行循环制冷,基本不消耗汽车动力能量,更加节能,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棒,与传统的半导体制冷片相比,制冷量大,能效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吸附式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水箱,2-水泵,3-轴流风机,4-风冷凝器,5-汽车发动机消音器,6-吸附式制冷器,7-半导体制冷器,8-半导体制冷棒,9-水管,10-贯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水泵2、风冷凝器4、吸附式制冷器5通过水管9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风冷凝器4旁设置有轴流风机3,所述吸附式制冷器6安装于汽车发动机消音器5上,通过所述汽车发动机消音器5上低品位余热,通过对工质的吸附和解吸进行循环制冷,基本不消耗汽车动力能量,在所述吸附式制冷器6与所述水箱1之间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7,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由半导体制冷棒8构成,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旁设置有贯流风机10,工作时,通过所述水泵2将所述水箱1里的水吸入所述风冷凝器4中,进行初步冷却后,再进入所述吸附式制冷器5,对水进行深度降温,约保持为21℃左右,再进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被所述半导体制冷棒8冷却,带走所述半导体制冷棒8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水通过所述半导体制冷棒8后再回到所述水箱1,完成一个工作过程,如此周而复始,通过所述贯流风机10将冷风吹入需制冷间,实现连续制冷的目的,相反,制热时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茨尤,未经段茨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列式冷冻水空调及机柜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