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344.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1/00 | 分类号: | 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石材加工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装饰石板材的需求日益增大,一种石板材面连续磨光机械应运而生,大幅提高了装饰石材的打磨加工效率,机械化加工将快速取代传统的手工加工。
在上述装饰石材加工机械中,其控制装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市场上现有的控制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和可操作性弱,自动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提高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实用的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单元、驱动磨头旋转的磨头驱动单元、驱动磨头沿横梁左右移动的X轴驱动单元、驱动磨头上下移动的Z轴驱动单元和控制传送带带动被加工石材沿Y轴移动的传送带控制单元;所述人机界面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通信接口双向电连接,所述磨头驱动单元、X轴驱动单元、Z轴驱动单元和传送带控制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上述人机界面单元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Modbus通信接口连接。
上述人机界面单元为触摸式人机界面。
上述磨头驱动单元包括启动器和与此启动器受控电连接的交流电机,所述启动器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上述X轴驱动单元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还包括检测磨头对被加工石材压力的压力检测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上述Z轴驱动单元采用液压驱动装置,并与上述压力检测单元组成压力闭环控制系统;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上述传送带控制单元为包括变频器和与此变频器受控电连接的交流电机的交流调速控制系统,所述变频器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
包括多组由上述磨头驱动单元、X轴驱动单元和Z轴驱动单元组成的磨组控制单元,所述磨组控制单元沿传送带长度方向布置。
还包括辅助和协调上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控制的辅助控制单元,所述辅助控制单元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单元电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单元、驱动磨头旋转的磨头驱动单元、驱动磨头沿横梁左右移动的X轴驱动单元、驱动磨头上下移动的Z轴驱动单元和控制传送带带动被加工石材沿Y轴移动的传送带控制单元;人机界面单元与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通信接口双向电连接,磨头驱动单元、X轴驱动单元、Z轴驱动单元和传送带控制单元与可编程控制器单元之间通过数据、控制总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人们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人机界面单元配合可编程控制器单元进行简单的工艺参数设定,进而对其它各单元进行相应的自动化控制,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对被加工石材的打磨抛光加工,操作简单,便于提高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人机界面单元 2-可编程控制器单元
3-磨头驱动单元 31-启动器
32-交流电机
4-X轴驱动单元 41-控制电机
5-Z轴驱动单元 51-液压驱动装置
6-传送带控制单元 61-变频器
62-交流电机
7-压力检测单元
8-辅助控制单元 9-数据、控制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磨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人机界面单元1、可编程控制器单元2、磨头驱动单元3、X轴驱动单元4、Z轴驱动单元5和传送带控制单元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