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硬质底的水生植物植生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990.0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惟;陈永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惟;陈永金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李连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硬质 水生植物 植生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硬质底的水生植物植生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化、城镇城市化的发展,河流、湖泊、水池、水渠等水体的床底、驳岸多采用混凝土、石质等硬化的治理方式,这种形成“二面光”或“三面光”水工建造模式侧重于水土保持、防洪、航运等单方面的需求,不仅从感官上破坏了自然河流的原生面容,而且更严重的是其切断了水体与陆地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使水体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体自净功能丧失、水质恶化,严重损害了城市水体的美化形象。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经济、高效、快捷的重建或恢复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植被,发挥和提高其生态自净功能,对城市水体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目前,虽已有一些技术在不破坏原有混凝土或石质结构的基础又能够在其上种植绿化种植实现生态重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920067131.6)“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中所述,但其只能解决河道和岸肩挡墙生态恢复和绿化,不能在水体硬化底部进行植被的恢复,更不能实现水体内部的植被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多种种植模式的水生植物的植生毯,以满足床底、驳岸硬化的河道、湖泊、水渠及小区池塘等水体水生植物的种植及生长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是:
一种用于硬质底的水生植物植生毯,包括繁殖载体和网状外包裹层,所述繁殖载体是由椰纤维构成的毯块,所述网状外包裹层是PP网,网状外包裹层包裹在所述繁殖载体的表面;所述植生毯上还设有用于栽种水生植物的开孔。
进一步是,所述网状外包裹层通过粘结、压延的方式与所述繁殖载体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是,所述植生毯至少采用不锈钢U型钉或压重块的方式固定。
进一步是,所述植生毯上的水生植物至少为种子种植或牙枝种植或幼苗移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亲和性强的植物纤维和稳定的人造纤维经特殊工艺编制而成的一种植生毯,能为水生植物提供一个类土壤性质生长的繁殖载体。
2、本实用新型利用植物“水培法”特点,无需提供特别的植物生长基,直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氮、磷等),有效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
3、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材料中除了PP网不易降解外,植生毯的主体部分椰纤维能够在水体缓慢生物降解,并且其降解释放的营养盐物质(氮、磷)可为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有效的减少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有效的克服目前市场采用的种植盆或种植土回填方式而带来新增营养源污染水体。
4、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种植方式为根据植物的特性将种子、芽枝或幼苗等置入或移植于植生毯的开孔中。也可采用浅水层育苗,后逐步转移至需要的深度和位置固定,提高植物存活率和绿面效益。
5、本实用新型的种植毯为纤维粗糙表面,为水体微生物提供较多的生长附着面,与水生植物根系一起形成复杂、共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水生植物植生毯的剖面图;
图2为实用新型水生植物植生毯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用于硬质底的水生植物植生毯,包括繁殖载体2和网状外包裹层1,所述繁殖载体2是由椰纤维构成的毯块,所述网状外包裹层1是PP网,网状外包裹层1包裹在所述繁殖载体2的表面;所述植生毯上还设有若干用于栽种水生植物4的开孔。
进一步是,所述网状外包裹层1通过粘结、压延的方式与所述繁殖载体2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是,所述植生毯至少采用不锈钢U型铆钉3或压重块的方式固定在河床底。
进一步是,所述植生毯上的水生植物4至少为种子种植或牙枝种植或幼苗移植。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流速不大于4.0m/s且底部或驳岸硬化的景观池、水渠、河流、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的植被恢复工程。
优选的方案是,首先将粗细适中,即直径为0.03-0.05mm,长度为15-33cm的椰纤维丝通过冲压针刺法编织成椰纤维毯块作为繁殖载体2,然后选用绳径为0.5cm、网眼为1cm2的PP网作为网状外包裹层1,同椰纤维毯块2以粘结、压延的方式复合为一体,毯块的宽度为1000-2000mm,长度为10000-30000mm,其具体的施工需求根据现场情况实施单张裁剪或多张拼接组合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惟;陈永金,未经林惟;陈永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