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749.8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蒋翔;彭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29/02 | 分类号: | 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LED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与在道路照明中使用量最大的高压钠灯相比,大功率LED作为照明装置具有色温可选、发光效率高、无需高压、超高亮度、显色性高及长寿命等优势。散热问题是限制大功率LED照明应用的最大障碍。
在LED灯具里面,增加散热面积,对散热器表面进行处理提供散热效率,受限于LED灯具外形尺寸限制要求,散热面积无法增大,散热形式无法最优导致目前光通量跟功率无法做大,使得与传统灯具比较时,亮度方面的不足,相变材料(PCM)在其本身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可以吸收环境的热(冷)量,并在需要时向环境放出热(冷)量,从而达到控制周围环境温度的目的。物质相变过程是一个等温或近似等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相变储热是利用相变材料在其相变过程中,从环境吸收或释放热量,达到储能或放能的目的。由于相变材料的这些优异性能,将其用于LED灯具散热器的制备将使得LED灯具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是现有的相变材料应用于LED灯具散热器时,由于常规相变材料温度控制范围不在LED灯具使用范围,储能和导热效果不明显,并且高温下热阻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基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连接孔,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流动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包括基板的空腔及通过左侧连接孔设置在空腔内的金属铜管,所述热管的流动段通过基板右侧的连接孔与空腔连通,所述基板的上端面放置LED芯片。
所述空腔为条带形空腔。
所述金属铜管顶部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的喷射方向与基板的上端面垂直。
上述装置还包括智能喷洒装置,所述智能喷洒装置安装在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
所述热管的冷凝段设有翅片。
所述空腔上表面涂敷一层亲水性材料薄膜。
所述设置在空腔内的金属铜管为金属铜管长度的十分之九,且管头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LED芯片产生热量,基板贴近芯片一侧温度升高,当升到一定阈值时,智能喷洒装置启动,相变液体通过喷射孔喷射到空腔的亲水性薄膜,相变液体均匀分布形成一层薄膜,受热蒸发后形成蒸汽,经基板右侧的连接孔导入流动段,最后进入冷凝段,在冷凝段与空气进行换热后冷凝成液体,经毛细管的毛细压力作用回流至智能喷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LED芯片的底部连接有散热装置,减少了LED芯片与热沉之间的热阻,散热效果好;
(2)采用热管散热,大幅减小了LED灯体积;
(3)使用相变液体作为热管的工作介质,热管散热效率高,对大功率LED芯片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4)基板空腔壁涂覆亲水膜,使相变液体在壁上有效铺展开来,增加了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LED灯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中示出:
1-LED芯片,2-基板,3-热管,3-1-智能喷洒装置,3-2-喷射孔,3-3翅片,3-4-毛细管,4-空腔,Ⅰ-蒸发段,II-流动段,Ⅲ-冷凝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热管3、基板2,所述基板2的中部设有空腔4,所述基板2左右两侧分别开有连接孔,所述热管3包括蒸发段Ⅰ、流动段Ⅱ、冷凝段Ⅲ,所述蒸发段Ⅰ包括空腔4及通过左侧连接孔设置在空腔内的金属铜管,所述热管的流动段Ⅱ通过基板右侧的连接孔与空腔4连通,所述基板的上端面放置LED芯片1。
所述空腔4为条带形空腔。
所述热管的冷凝段设有翅片3-3。
所述基板的空腔上表面涂敷一层亲水性材料薄膜。
所述设置在空腔内的金属铜管为金属铜管长度的十分之九,且管头封闭。
所述金属铜管顶部设有多个喷射孔3-2,所述喷射孔3-2的喷射方向与基板2的上端面垂直,相变液体存储在金属铜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装置的工作平台
- 下一篇:汽车内饰生产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