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鲵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705.5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珠;刘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县海霞水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4759 广东省梅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鲵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资源,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水生动物。大鲵的人工养殖在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等地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相继取得了人工繁殖成功。大鲵由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其经济开发价值巨大,它将是今后重点开发的养殖品种。目前,大鲵的繁殖率极低,如何提高大鲵孵化率一直是养殖人员难以攻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大鲵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包括池体,其中所述池体内分布有若干孵化格,在各孵化格内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连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进水口处活动插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端至孵化格底面的距离为35~40cm;在各孵化格内侧边缘均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供水管与外部蓄水池连接;所述各出水管的出水口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各孵化格内的出水管出水口均位于对应孵化格内的溢流管上端开口部的下侧;在各孵化格内分布有若干可浮于水面的孵化篮筐。
上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中,所述各孵化格内均设有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由供氧管和气泡石构成,所述供氧管一端与气泡石连接,所述供氧管另一端与外部供氧设备连接。
上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中,所述各孵化格内均设有潜水泵。
上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中,所述各孵化格内设有清理坑,所述清理坑的深度为2~4cm;所述各排水孔设置在对应的清理坑内。
上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中,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排水孔中上部,在排水管进水口的排水孔内设有过滤网,在过滤网上侧设有定位管,所述溢流管插设在定位管内,溢流管的外径与定位管的内径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中,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孵化格内设置孵化篮筐,并设置相互配合的进水管和溢流管,通过出水管出水口的水平设置,使孵化格内的水产生轻微回旋的效果,水流的运动,可使水体溶氧量高,并且使孵化篮筐产生轻微摇摆,防止早期胚胎贴壳死亡,提高成活率;同时,通过溢流管的设置,可有效控制各孵化格内的水位,使池水常年保持微流水状态, 池水清洁,并且溢流管的活动连接,易于池体的清洗,操作简便,节省人工,大幅度减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池体1、孵化格2、排水孔2a、清理坑2b、排水管3、溢流管4、出水管5、控制阀5a、供水管6、孵化篮筐7、供氧管8、气泡石9、潜水泵10、过滤网11、定位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鲵孵化装置,包括池体1,池体1可以是多层结构,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在池体1内分布有若干孵化格2,在各孵化格2内底部设有排水孔2a,所述排水孔2a内连接有排水管3,在排水管3进水口处活动插设有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上端至孵化格2底面的距离为35~40cm;在各孵化格2内侧边缘均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通过供水管6与外部蓄水池连接,在各出水管5上均设有控制阀5a,方便控制各孵化格2内的水位;所述各出水管5的出水口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各孵化格2内的出水管5出水口均位于对应孵化格2内的溢流管4上端开口部的下侧;在各孵化格2内分布有若干可浮于水面的孵化篮筐7。同时,在各孵化格2内均设有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由供氧管8和气泡石9构成,所述供氧管8一端与气泡石9连接,所述供氧管8另一端与外部供氧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各孵化格2内均设有潜水泵10。这种结构是为了在水流回旋不够急,孵化篮筐7摇摆力度不够时,用于加速水流速度。同时,在各孵化格2内设有清理坑2b,所述清理坑2b的深度为2~4cm;所述各排水孔2a设置在对应的清理坑2b内。所述排水管3的进水端位于排水孔2a中上部,在排水管3进水口的排水孔2a内设有过滤网11,在过滤网11上侧设有定位管12,所述溢流管4插设在定位管12内,溢流管4的外径与定位管12的内径相适应。当需要清理孵化格2时,只需要拔出溢流管4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县海霞水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梅县海霞水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