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钉扣机用的多头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574.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双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37/00 | 分类号: | A41H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钉扣机用 多头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钉扣机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钉扣机用的多头工作台。
背景技术
钉扣机是一种为服装、鞋帽、箱包订扣的专用设备。传统的钉扣机产品在机架上往往只能安装一副冲模,而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件产品上有许多不同类型、大小的金属钮扣,因此现有钉扣机中出现了多头钉扣机,在该产品上可安装多副上模与下模。现有多头钉扣机采用气缸或者电磁铁作为动力,通过气缸轴或者电磁铁芯棒推动上冲轴,上冲轴与上模具连接,带动上模具向下运动,从而使上下模闭合,完成一次工作;并且通过扇形圆弧工作台,来实现不同模具的更换。然而此产品采用扇形圆弧工作台,多副上下模结构集中在扇形面上,导致上下模过于集中,操作空间过小,容易碰手且钉扣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钉扣机用的工作台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台面的工作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钉扣机用的多头工作台,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设有支柱,其中,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上均设有数量相同的台面,所述第一基体上的台面和第二基体上的台面的形状相互呈正投影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中心均设有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上的台面的数量均为2~9个,第一基体上的台面以第一基体为中心径向均等分布,第二基体上的台面以第二基体为中心径向均等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体的台面上设有上冲轴安装孔和上保护圈结构安装孔,所述第二基体的台面上设有下冲模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新型的多头工作台加大了可操作空间,操作过程中不会碰手,提高了工人操作的舒适度,在需要更换其他冲模操作时,不需要更换模具,直接转动工作台即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看图1、图2和图3,第一基体100、第二基体200和支柱30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组合式结构,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之间由支柱300固定连接,第一基体100上设有以该基体为中心径向均等分布的第一台面110、第二台面120和第三台面130,第二基体200上也设置有以该基体为中心径向均等分布的第四台面210、第五台面220和第六台面230,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互呈正投影,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轴孔140和第二轴孔240,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上的台面的数量均不限于3个,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2~9个,但数量一定相同,由于第一基体100的第一台面110、第二台面120和第三台面130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台面110为例,第一台面110上设有上冲模安装孔111和上保护圈结构安装孔112,同理,也是第二基体200的第四台面210举例,第四台面210上设有下冲模安装孔211。
使用时,在各个台面上分别安装不同的模具,选择其中进行操作,当需要使用其他模具进行操作时,不必更换模具,仅仅需要旋转一下工作台,就可以使用其他的台面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双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双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