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装车间侧围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161.2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宏伟;张玉林;廖军;潘军;张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车 间侧围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装车间侧围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原侧围输送方式为滚轮式,侧围生产完成后,先由气缸顶升然后人工推入下一工位,该滚轮式的输送方式存在以下弊病:
1)安全:人工推送时,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安全保障,人工推送速度无法控制,而且从上一工位到下一工位零件易脱落;
2)质量:侧围在滚轮上滑移时,侧围件与滚轮直接接触,运输过程中常常造成颠簸、变形、划伤等,在地板链需对部分变形件进行校正,增加劳动强度,同时影响白车身精度及报废件增加;
3)生产节拍:因运输过程的往返次数较多,滚轮存在容易磨损,磨损后,侧围件容易打滑,脱离滚轮,操作极其不方便,浪费时间,而且更换滚轮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并且侧围件落下时定位不准,都要人工手动抬起重新落下定位,从而影响了生产节拍;
4)、成本分析:滚轮价位高,容易磨损,更换多,存在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安全生产效率,操作简单省力方便的用于焊装车间侧围吊具,消除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焊装车间侧围吊具,由工字钢、轨道、设备主体框架、气缸、抓具系统和吊爪组成,所述工字钢是安装于车间的天顶上,所述工字钢下面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下连接有设备主体框架,所述设备主体框架中安装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抓具系统;
所述抓具系统上有若干个吊爪,为了方便操作者焊接,设计吊具的吊爪时宽度尽可能窄,使其不与焊接干涉,并且避免吊具在抓取零件时对零件的划伤,本设计采取内包抓取工件,吊具抓取工件点不与侧围外表面接触,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侧围件不与其他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避免颠簸、变形、划伤等现象,提高了白车身精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该吊具输送在试生产时所获得的效益远超预期效果,并且安全、操作方便,其如下:
1)安全:吊具中所用电磁阀均为24V低电压,不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侧围被夹紧后用开关加以保护,使得侧围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吊具不带电,手电控制面板无法操纵动作,不会造成零件脱落及人身安全;
2)质量:在设计时,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吊具抓取工件点不与侧围外表面接触,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侧围件不与其他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颠簸、变形、划伤等现象,从而减少了报废件,提高了白车身精度;
3)生产节拍:此吊具输送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侧围件落下时定位准确,能够满足生产线需求;
4)成本分析:节约费用1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字钢、2-轨道、3-设备主体框架、4-气缸、5-抓具系统、6-吊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焊装车间侧围吊具,由工字钢1、轨道2、设备主体框架3、气缸4、抓具系统5和吊爪6组成,所述工字钢1是安装于车间的天顶上,所述工字钢1下面设置有轨道2,所述轨道2下连接有设备主体框架3,所述设备主体框架3中安装有两个气缸4,所述气缸4连接抓具系统5;
所述抓具系统5上有若干个吊爪6,为了方便操作者焊接,设计吊具的吊爪6时宽度尽可能窄,使其不与焊接干涉,并且避免吊具在抓取零件时对零件的划伤,本设计采取内包抓取工件,吊具抓取工件点不与侧围外表面接触,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侧围件不与其他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避免颠簸、变形、划伤等现象,提高了白车身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该吊具操作方式简易方便,在上件工位时,操作顺序为:定位夹紧——吊具下降——吊具抓取零件夹紧——吊具上升——定位打开——输送;在下件工位时,操作顺序为:定位夹紧——吊具下降——吊具释放零件打开——吊具上升——定位打开——输送。为了在运输过程中防止误操作致使侧围零件脱落,加上到位开关使得侧围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吊具不带电,手电控制面板无法操纵动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实用新型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