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267.0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剑;王福龙;王胜;张建明;苏定江;罗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中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生物膜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以及生物滤池法等。目前多采用某种生物膜法作为单一工艺处理污水,存在停留时间长,脱氮除磷效果较差,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
传统生物转盘工艺处理污水,由于停留时间长,造成生物转盘体积较大,转轴容易出现磨损断裂,此外容易产生异味,上述因素对生物转盘工艺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限制。
采用常规的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中小规模的生活污水,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投资及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生物膜法处理设备,该设备将不同类型的生物膜法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将厌氧、缺氧、好氧
工艺有机组合,提高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减少污泥产量,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水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其中配水池的出口位于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缺氧池溢流堰,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沉淀池和消毒池之间设置有沉淀池溢流堰,在配水池的入口处设置有位于生物转盘槽体内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出水管伸入配水池内,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硝化液回流管,硝化液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所述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排出管,污泥回流管通往生物转盘和缺氧池。
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生物转盘盘片在生物转盘槽体内的浸没面积≥40%。
为了防止异味的飘散,生物转盘槽体上方设置有密封罩。
所述密封罩开有通风孔。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一级以上设置。
为了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具有充分的溶解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上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口连接的曝气管插入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
所述污水在生物转盘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30min。
所述污水在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为0.5h至3h。
所述污水在生物接触池的停留时间为3h至6h。
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的A/A/O工艺脱氮除磷原理,将生物转盘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结合,可大幅度减少生物转盘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停留时间,降低运行能耗,有效脱氮除磷。由于污水在生物转盘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因此生物转盘体积相对传统生物转盘工艺大幅度减少,可降低转轴的磨损,延长设备实用寿命。整个组合式工艺由于均采用生物膜法,因此剩余污泥产生量极少。同时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3至1/2,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稳定,无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转盘;2-配水池;3-缺氧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5-沉淀池;6-消毒池;7-生物转盘槽体;8-密封罩;9-缺氧池溢流堰;10-生物接触氧化池溢流堰;11-沉淀池溢流堰;12-鼓风机;13-硝化液回流泵;14-污泥回流泵;15-缺氧池填料;16-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17-污水进水管;18-生物转盘出水管;19-污水出水管;20-硝化液回流管;21-污泥回流管;22-剩余污泥排放管;23-生物转盘槽放空管;24-缺氧池放空管;25-生物接触氧化池放空管;26-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炉腔内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污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