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导管式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8090.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1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史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保生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是涉及空气过滤口罩,具体地说,是一种鼻导管式口罩,属于劳动保护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时,遇到扬尘、烟尘、化学异味、呼吸道传染箘等,一般都采用遮盖式普通纱布口罩或带过滤器的口罩盖在口、鼻部位来保护自己。由于人脸、鼻梁高低不平,用遮盖的方式来保护,尘埃、异味容易从四周缝隙中进入鼻孔,特别是戴眼镜工作的人,戴了遮盖式普通口罩,从鼻孔出来的水蒸汽容易从脸上部进入眼镜片内侧,模糊镜片。多年的使用经验证明,遮盖式口罩保护方法,其密封性、隔离效果,舒适性均较差;卫生级别低,长时间佩戴由于水蒸汽潮湿口罩,脸部有很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过滤、净化含有扬尘、烟尘、化学异味,而且使用方便、舒适、轻便、制造成本低的鼻导管式口罩,它特别适合佩戴眼镜的人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场合使用,能够防止水汽从脸上部进入眼镜片而使得眼镜片模糊不清。
本鼻导管式口罩,包括隔离膜,大小头鼻导管,过滤层,设置在隔离膜上的系带;隔离膜的外侧面上设置多个支撑柱,过滤层内侧被支撑柱架空;隔离膜的外侧面与过滤层之间构成了畅通的气道;隔离膜内侧有大小头鼻导管,大小头鼻导管大头端周边与隔离膜连接;所述气道与大小头鼻导管大头端相通。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与人体有亲和性好,且质地柔软的(树脂)隔离膜连接大小头鼻导管,大小头鼻导管小端可以塞入鼻子内 支撑柱架空过滤器的鼻导管式口罩。该口罩能有效地分离脸部与鼻孔内的空气, 人呼吸时,不让呼吸空气及水蒸汽返回到脸上,而使呼吸空气直接进入气道,到达过滤层,通过过滤层有效地净化含有扬尘、烟尘、化学异味、带菌的呼吸空气;也能够防止水汽从脸上部进入眼镜片,不让眼镜片模糊不清。
过滤层的过滤面积、厚度、密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改变。气道内布置了适当的支撑柱, 支撑柱可保证过滤层有足够的过滤面积。隔离膜上的大小头鼻导管其小头可以塞入人的鼻子内起密封空气的作用,大头与气道相通可以广泛地与过滤层接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隔离膜的内侧支附在人的面部,(用与人体亲和性较好柔软的树脂做成)由于人的鼻孔大小差异较大,故大小头鼻导管做成大小头形的,以适应鼻孔大小的使用, 大小头鼻导管小端部分伸入人的鼻孔中,随着插入鼻孔深度的变化,直径也在增大,大小头鼻导管与鼻孔壁紧密结合,从而密封了内外空气。通过鼻孔呼吸的空气,经大小头鼻导管,到达隔离膜的外侧气道进入过滤层,过滤层可以任意增大面积及密度,有足够大的过滤面积及密度,能有效地过滤、净化含有扬尘、烟尘、化学异味、带菌的呼吸空气。由于通过鼻孔呼吸的气体不会进入隔离膜的内侧,也就是说,不会有呼吸的气体返回到面部,也不会有水蒸汽潮湿皮肤,不会有不舒服感;这样,戴眼镜的人在使用该鼻导管式口罩时,呼吸的气体不会通过面部与隔离膜之间的空隙而到达眼镜片,所以眼镜片会因为无水汽,始终保持清晰。
上述的鼻导管式口罩,隔离膜的周边突起,过滤层嵌入突起内。嵌入或更换过滤层十分方便。它还包括设置在突起上开有多个透气通孔的盖板;过滤层位于盖板与支撑柱之间。盖板周边压紧在突起上可密封过滤层周边,不让污染空气从周边缝隙直接进入鼻内,由于气道上有许多支撑柱,盖板压紧过滤层也不影响过滤层透气; 又可美化口罩外表。
上述的鼻导管式口罩,隔离膜与大小头鼻导管、支撑柱是一体。
上述的鼻导管式口罩,隔离膜仿形与人脸曲线,其中间向外侧面凸出、两边向内侧面弯曲, 形成了与人脸曲面很好结合的曲线。这样,隔离膜能够更好的与人面部相贴合。
上述的鼻导管式口罩,隔离膜为树脂隔离膜。树脂隔离膜质地柔软,戴着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鼻导管式口罩的主视图。
图2是鼻导管式口罩的后视图。
图3是鼻导管式口罩的侧视图。
图4是鼻导管式口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所示的鼻导管式口罩(空气过滤口罩),主要包括:大小头鼻导管4,(裙帘式)树脂隔离膜1,过滤层2,盖板3,支撑柱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保生,未经史保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8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