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716.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伯寿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30;F24J2/46;F24J2/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四季变换必备的家用设备,多数采用太阳能集热装置进行冷热交换后,供给家庭提供热水或者暖气使用,不仅节能环保,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太阳能集热装置的使用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如果天气阴冷,光照不好的情况,几乎就不能使用,给家庭供暖或者热水的供给带来了不便利。
另外,单独使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来进行换热,换热速度慢,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使用的太阳能换热器吸热能源受限,导致生活不便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具有第一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与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腔中设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热器壳体,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一端为第二换热介质输入端,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为第二换热介质输出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内胆和外壳体,所述内胆与外壳体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内的空腔为所述第一换热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管道外周设有密封的玻璃面板,所述集热管道与玻璃面板之间为集热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输入端穿过所述集热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输出端连接一温箱集热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温箱集热装置包括温箱本体,所述温箱本体内具有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设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腔中设有电加热单元。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换热器壳体还连接一温箱集热装置,这样就解决了单独使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时,因受天气变化影响,导致太阳能供热装置换热受限的问题,结构简单、更加便利了生活。
由于太阳能集热装置上设有平板集热装置,增加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吸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吸热效率,从而提高了传热速度,方便生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壳体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换热器壳体与温箱集热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装置,2、温箱集热装置,3、换热器壳体,4、玻璃面板,5、第一换热腔,6、第二换热腔,7、第一进气管,8、第一出气管,9、第一进水管,10、第一出水管,11、第一输出端,12、第二输出端,13、介质输入口,14、温箱本体,15、第一换热盘管,16、第二换热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3,换热器壳体3具有第一换热腔5,第一换热腔5与太阳能集热装置1的集热管道相连通,第一换热腔5内设有第一换热介质,第一换热腔5中设有第一换热盘管15,第一换热盘管15的两端均穿出换热器壳体3,第一换热盘管15的一端为第二换热介质输入端,第一换热盘管15的另一端为第二换热介质输出端。
第二换热介质输入端可以为第一进气管7、第一进水管9或者介质输入口13。
换热器壳体3包括内胆和外壳体,内胆与外壳体之间设有保温层,内胆内的空腔为第一换热腔5。
太阳能集热装置1的集热管道外周设有密封的玻璃面板4,集热管道与玻璃面板4之间为集热腔。
第二换热介质输入端穿过所述集热腔。
第二换热介质输出端连接一温箱集热装置2。
温箱集热装置2包括温箱本体14,温箱本体14内具有第二换热腔6,第二换热腔6中设有第二换热盘管16,第二换热盘管16连通第一换热盘管15,第二换热腔6中设有电加热单元。
换热器壳体3的内胆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内胆,保温层可以采用岩棉、橡塑海绵或者聚氨酯发泡制成的保温层,外壳体可以采用彩钢制成的外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伯寿,未经王伯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天然气混合能源介质低温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