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677.X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F26B5/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姜荣华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压 砂石 粉掺配用粗掺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用砂的含粉率为14%~20%,由湿法工艺生产的成品砂石粉含量只能满足常态混凝土石粉含量10%~15%的要求,生产碾压砂需对常态砂进行石粉掺配。
通常掺配工艺是,石粉胶带机与常态砂胶带机汇合后,石粉覆盖在常态砂上方,混合后的砂料,每通过1条胶带机就产生1次跌落,同时产生1次常态砂和石粉的掺混,经过几条胶带机输送,即产生几次掺混,掺混均匀的砂料进入成品碾压砂堆场。
然对于布置条件好的系统,整体布置紧凑简捷,石粉胶带机与常态砂胶带机汇合后,即送入成品堆场。其中只发生1~2次跌落,掺混的均匀性不好。也不能为了掺混的均匀性而延长输送路径,增加胶带机条数,创造跌落次数;加大工程造价,增加运行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可以在场地狭窄系统,解决跌落次数少,掺混均匀性差的问题,提高碾压砂掺混石粉的均匀性,生产高质低耗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包括筒壁、支撑所述筒壁的支架,在筒壁内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隔板,在筒壁与隔板相接处设有吸水装置。
还可以,筒壁形状为钢制矩形筒壁。
还可以,隔板形状为矩形板,矩形板为钢板或钢筋格构上覆细丝钢筛网。
还可以,筒壁与隔板的夹角为85-89度。
还可以,吸水装置包括软式透水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使用以上结构,砂料从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上方进入装置内,在重力作用下,砂石料会与隔板发生多次碰撞,形成多级跌落,创造多次掺混,保证各段所含石粉含量均匀,达到粗掺效果。且隔板跌落板微倾,隔板铺设吸水装置,起到脱水、排水作用;控制湿法生产碾压砂的含水率,减轻碾压砂堆场的脱水压力。
本掺混装置,为无动力装置,节省能源;且不需另占水平空间,不增加系统布置困难。且附有脱水作用,对成品堆场碾压砂需长时间脱水的压力提前进行一定缓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筒壁1、支架2、隔板3、软式透水管4、排水管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粗掺脱水装置包括筒壁1、支撑所述筒壁1的支架2,在筒壁1内设有四个相互错开的隔板3,在筒壁1与隔板3相接处设有吸水装置;筒壁1形状为钢制矩形筒壁,横截面尺寸为500×600mm,高度为1580mm;支架2高度为1300mm;隔板3形状为矩形板,长宽尺寸为600×250mm,隔板之间间隔450mm;隔板3向筒壁1的内壁倾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矩形板可采用钢板;吸水装置包括软式透水管4,软式透水管直径为50mm,并与排水管5连通。
工作原理:砂石物料通过碾压砂石粉掺配用粗掺脱水装置上部进入其内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隔板3发生多次碰撞,形成多级跌落,创造掺混次数,保证各段所含石粉含量均匀,达到粗掺效果,同时,软式透水管4吸收砂石料中水份,并通过排水管5将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硅或多晶硅多块硅方的对接装置
- 下一篇:清洗方便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