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管栓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512.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洪朝阳;吴承龙;林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柳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泪管 栓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管栓塞。
背景技术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主要方法,即采取人工泪液替代疗法和激素眼水。人工泪液替代疗法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并且人工泪液及其中的添加剂会加重病情;而使用激素存在诱发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其毒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植入泪管栓塞来阻塞泪管,泪管栓塞可以保存病人自身泪液,从而减少人工泪液的用量,避免上述毒副作用。正常泪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泪道排至鼻腔,少部分通过蒸发消失。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多数角结膜干燥症患者虽然泪液减少,但是减少的量尚不能通过蒸发完全消失,若完全阻塞泪道,将造成病人流泪。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0261398.0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泪量的鼻泪管栓塞体及其安放工具》,栓塞体的一端为固定用的法兰盘,另一端为圆头锥状,中段有数个环形脊状突起,栓塞体中心具有轴向毛细滞留管和储液室,毛细滞留管的一端为外凸圆锥面与储液室相连通。该栓塞体可对眼眶中的泪液量进行动态的自动调整,缓解干眼症症状。虽然该栓塞体能够对眼眶中的泪液量进行动态的自动调整,避免堵塞造成泪管而造成病人流泪,但是该栓塞体的形状过于复杂,因此加工工艺非常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的能够自动调节泪量的泪管栓塞泪管栓塞,避免造成病人流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泪管栓塞,包括固定部、储液腔和毛细滞留管;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与固定部的中心孔连通,另一端与毛细滞留管的中心孔连通;所述储液腔的腔壁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弹性变形。
一种泪管栓塞,其不受压力时的长度L为4mm±1mm。
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孔的直径D1为0.5mm至0.8mm。
所述储液腔不受压力时的最大直径D2为0.8mm至1.2mm。
所述毛细滞留管的中心孔的直径D3为0.1mm至0.3m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腔的腔壁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弹性变形,植入泪管后,储液腔的腔壁的弹力可以防止泪管栓塞在泪管中向后脱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当泪液不多的时候,毛细滞留管中的泪液起到滞流或封堵的作用,确保眼眶中的泪液含量,当眼眶中泪液超过正常量之后,储液腔中的泪液形成一定的正向压差,推动泪液流出毛细滞留管,使泪液流入鼻泪管后由鼻腔排出,从而实现对泪量的自动调节,避免造成病人流泪。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固定部1、储液腔2、毛细滞留管3;
泪管栓塞长度L;
固定部中心孔直径D1、储液腔不受压力时的最大直径D2、毛细滞留管中心孔直径D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泪管栓塞,其不受压力时的长度L为4mm±1mm,包括固定部1、储液腔2和毛细滞留管3。
储液腔2的一端与固定部1的中心孔连通,另一端与毛细滞留管3的中心孔连通。储液腔2的腔壁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弹性变形。固定部1的中心孔的直径D1为0.5mm至0.8mm。储液腔2不受压力时的最大直径D2为0.8至1.2mm。毛细滞留管3的中心孔的直径D3为0.1至0.3mm。
由于储液腔2的腔壁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当本实施例的泪管栓塞植入泪管后,储液腔2的腔壁的弹力可以防止泪管栓塞在泪管中向后脱落。当眼泪进入储液腔2后,毛细滞留管3会将眼泪吸入管中。当泪液不多的时候,毛细滞留管3中的泪液起到滞流或封堵的作用,确保眼眶中的泪液含量。当眼眶中泪液超过正常量之后,储液腔2中的泪液形成一定的正向压差,推动泪液流出毛细滞留管3,使泪液流入鼻泪管后由鼻腔排出,从而实现对泪量的自动调节,避免造成病人流泪。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柳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柳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PF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雨槽及大棚